雞蛋

大眾養生網 > 食材百科 > 蛋類

簡介 雞蛋,是母雞所產的卵,其外有一層硬殼,內則有氣室、卵白及卵黃部分。富含膽固醇,營養豐富。雞蛋蛋白質的氨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易為機體吸收,利用率高達98%以上,營養價值很高,是人類常食用的食品之一。

季節全年

功效與作用

補血養血、滋陰補陰、安神鎮定

營養價值(好處)

1. 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蛋白質為優質蛋白,對肝髒組織損傷有修複作用;
2. 富含DHA和卵磷脂、卵黃素,對神經係統和身體發育有利,能健腦益智,改善記憶力,並促進肝細胞再生;
3. 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和其他微量元素,可以分解和氧化人體內的致癌物質,具有防癌作用。

副作用(壞處)

1、雞蛋中含有大量膽固醇,吃雞蛋過多,會使膽固醇的攝入量大大增加,造成血膽固醇含量過高,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2、雞蛋中富含的脂肪屬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必然會使血清膽固醇急劇上升,並能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病的發生。


能吃嗎

能吃

怎麼吃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衝蛋為 92.5%,生吃為30%~50%。由此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鬆解,極易被兒童消化吸收。

禁忌人群

患高熱、腹瀉、肝炎、腎炎、膽囊炎、膽石症之人忌食雞蛋.老年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人,宜少量食用雞蛋,一般每日不超過1隻,不宜多食,這樣限量食用,既可補充優質蛋白質,又不影響血脂水平。

適宜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雞蛋.適宜體質虛弱,營養不良,貧血及婦女產後病後調養; 適宜嬰幼兒發育期補養.
展開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