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燒需要注意什麼

作者:阿詩瑪  時間:2014-06-09 21:44:13  來源: 大眾養生網

到0.4度,再一種是肛門測體溫,直腸溫度又比口腔溫度高0.3到0.5度。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時內體溫略有波動。

很多人認為低燒是體內溫度低於正常體溫,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低燒是指體溫在37.3℃~38℃之間,而長期低燒是指發燒在兩周以上且中間沒有間斷過。造成低燒的原因有哪些呢?

低燒有季節性低燒、生理性低燒、環境性低燒、器質性低燒且一般不會超過38℃。

生理性低燒,是指女性月經來潮前或者妊娠期會出現低燒。

季節性低燒,季節性低燒多發生於夏季,稱夏季微熱;常伴有身體乏力、食欲減退等,且隨著秋季的來臨會慢慢恢複。

環境性低燒,是指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下工作的人,會有十分之一的人出現低燒。

器質性低燒,是指身體疾病引起的,如肝炎、腫瘤、甲亢、風濕、慢性病感染等。

此外,低燒在臨床上20—30歲的青年比較多見,如果持續低燒需及時去醫院就診最好做個全身檢查。

低燒需要注意什麼

一般溫度沒超過38℃以上,不建議吃退燒藥,如需用藥請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以免濫用退燒藥引發再生性障礙貧血。

低燒怎麼辦,煲薑水泡腳,邊加水邊泡,一直到出汗為止,估計要30分鍾以上才能出汗。

如果是感冒引起的低燒,可以自己在家多好喝點水,最好是剛燒開的水,邊喝邊吹,直到能喝為止,喝到身體微微出汗,低燒就好了一半,還可以吃點感冒清熱顆粒這類的中成藥,如果吃了燒沒有退,可以間隔三到四個小時再吃一次。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穴位大全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