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養生”沒那麼簡單

作者:立秋  時間:2014-10-31 15:25:16  來源: 大眾養生網

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取穴方法各異,堅持時間長短不一樣,所以效果也就不同,但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最重要的是,對穴位養生的期望值不能太高,對於不是中醫大夫的百姓而言,穴位養生畢竟隻是平時保健或輔助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而已,並沒有那麼神奇。其實,穴位養生並不是人人都能掌握的,也不是每個人的療效都好,需正確對待。

一種叫“人體體表標誌取穴法

就是依據人體表麵特征部位作為標誌,用來選取穴位的方法,如五官、毛發、臍窩、骨骼突起及孔隙、肌肉隆起等。

一種叫“骨度分寸法”

這是最精確的取穴方法,就是以骨節為主要標誌測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長短,並依其比例折算尺寸作為定穴標準的方法,比如腕橫紋至肘橫紋作十二寸,也就是把這段距離劃成十二個等分,取穴就以此為標準。

還有一種方法叫“手指同身寸法”

是以患者本身手指為尺寸標準來取穴的定位方法。有中指同身寸,即以中指中節屈曲時內側兩端紋頭之間作為一寸,可用於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橫寸;有拇指同身寸,即以拇指指關節的橫度作為一寸,適用於四肢部的直寸取穴;有橫指同身寸,即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並攏,以中指中節橫紋處為準。手指同身寸法一般應用於較短距離的測量,較長距離的地方還是用尺子量比較準確。

由此可見,取準穴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電視、書本上麵的穴位圖都是給懂醫學知識的人看的,不是學醫的人通過這個在自己身體上取穴,往往都找不準。即使是學中醫的,如果長久沒做針灸醫生,取穴也不一定準。

穴位養生講辯證

中醫的穴位養生是在中醫理論基礎上采用的,如果對中醫不甚,就很難取得好的療效。

舉個例子,穴位養生有近部取穴與遠部取穴之分。近部取穴是指在病痛的局部和鄰近選取穴位,其應用非常廣泛,大凡其症狀在體表部位反映較為明顯和較為局限的病均可應用,也就是取痛點和痛點附近的穴位,越近效果越好。例如,眼病取眼睛附近的睛明、球後、攢竹、風池穴等;鼻病取鼻子周圍的迎香、巨髎穴;胃痛取胃旁中脘穴等。

遠部取穴就是在距離病痛較遠的部位取穴,臨床上多選擇肘膝以下的穴位進行治療,例如胃脘疼痛可取腿上的足三裏穴,腰背部疾病可通過腿部的委中穴治療,心胸問題找手臂上的內關穴,麵部疾患選取手上的合穀穴,久痢脫肛則取頭頂的百會穴等。這些都需要應用到按經絡取穴的原理,如果不熟悉中醫相關理論,很難取得好的效果。

穴位養生也有弊

穴位養生之所以受老百姓歡迎,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認為即使操作方法不夠準確,即使操作者不通醫理,也隻會影響療效,總不至於有什麼壞處。其實不然,穴位養生不是隻有利,沒有弊,這跟每個人對中醫基礎掌握程度、采用的方法和個體差異有關。比如,針刺、按摩、艾灸、拔罐、刮痧等都是通過刺激穴位來達到養生的目的,但並不是每種方法都適合您。

針刺

適用範圍廣,病種涵蓋內、外、婦、兒、傷科等科絕大多數的疾病,但是針刺有時可能會痛,許多患者為此懼針,很容易在操作中出現滯針,而且針刺常常需要一個療程,不是1~2次就有明顯效果的,更重要的是,沒學過中醫的人對自己進行針灸養生,容易出現意外。

艾灸

雖然適應症也很廣,但屬溫性,適合寒症、虛症病人,熱性病人用後適得其反,所以要辯證。

拔罐

適合實症、熱症、淤血症者,虛症、寒症者要慎用。

穴位按摩

又稱“指針”,即以手指代替針刺,這是老百姓最喜歡的,但每個人的手法不同,按摩時間長短不一樣,其效果也有差異。穴位按摩時最好采取點按法或點揉法,刺激力度應從輕到重,持續點按半分鍾左右,再從重到輕,也可以在點按時加上揉動的手法,非專業人員往往控製不好力度。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穴位大全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