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痹症都會有哪些征兆呢

作者:shanshan  時間:2016-09-29 14:54:52  來源: 大眾養生網

小兒麻痹症是兒童的一種急性傳染疾病,會危害自己的生命健康。若治療不當,會導致病情加重。那小兒麻痹症的症狀都有哪些症狀呢?

小兒麻痹症最初是發燒、頭痛、腹瀉、嘔吐和全身不適,家長常認為是傷風感冒,或消化不良。經1-4天後退燒,幾天後退燒,再次發燒,比第一次高。主要表現為感覺到過敏樣疼痛,其他人不能觸摸,同時伴有臉紅、頭痛、喉嚨痛、嘔吐、多汗,隨後出現嗜睡等症狀。術後3-7天後可出現麻痹,下肢多見。出現麻痹後1周,若不繼續發展,可逐漸恢複。

該病潛伏期為5~14天,臨床表現有多種類型:①隱性感染;②頓挫型;③無癱瘓;④癱瘓型。先驅期主要症狀為發熱、食欲不振、多汗、煩躁和全身感覺過敏;亦有脊髓灰質炎惡心。嘔吐,頭痛,咽喉痛,便秘,彌漫性腹痛,鼻炎,咳嗽,咽滲出物,腹瀉,持續1~4天。如果病情不發展,即為頓挫型。癱瘓前驅期症狀消失1~6天,體溫再次上升,頭痛、惡心、嘔吐,皮膚發紅,有短暫的膀胱括約肌障礙,頸後肌群、軀幹和肢體強直灼痛,常出現便秘。

小兒麻痹症如果及時到醫院治療就能治愈。以前對一些長期無法恢複的,曾以為是“不治之症”的後遺症;目前有針灸按摩或手術等療法。病人周圍有小兒麻痹症患者。病人有上述小兒麻痹症症狀,如發燒、肢體疼痛、肢體癱瘓等。病人肢體癱瘓(即四肢鬆弛無力),肌肉萎縮,肢體變細。患兒智力正常,大小便正常。患兒出生後正常,生長至6個月後因發燒而出現肢體癱瘓。肢體癱瘓畸形多種多樣,四肢病變程度不一;病肢因血運不暢而冰涼,但感覺正常。

這是一種由脊髓灰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由於病變部位主要在脊髓前角細胞和腦幹部運動神經,醫學上稱為脊髓灰質炎。本病可使肌肉軟弱,部分肢體麻痹,又因小兒多發生,故又稱“嬰兒癱”。小兒麻痹症病毒主要是由病人糞便排出,排毒時間長達5-6周或更長,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汙染源、吃東西、手、蒼蠅攜帶等途徑,再通過消化道傳染。該病毒入侵人體後,從嗓子部位進入淋巴結和血液循環,再侵入脊髓和大腦部位、神經係統,使人得病。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穴位大全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