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 中醫首頁 經驗首頁 特色中醫 中醫病理 中醫食療
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頻道 > 經驗 > 特色中醫經驗 > 消渴病的中醫治療方法有哪些?中成藥效果好

消渴病的中醫治療方法有哪些?中成藥效果好

4個方法

消渴病屬於中醫的一種叫法,而它也是糖尿病的別名,由於病程長且不容易治療,更多的人也會選擇中醫治療沒有副作用,那麼,中醫治療方法有哪些呢?

方法1/4:中成藥一
01

中成藥一

   桂枝、生附片各50克,紫丹參、忍冬藤、生黃芪各100克,乳香、沒藥各24克。將上藥放入鍋中,加水5000毫升,用文火煮沸後再煎20分鍾,將藥液倒入木桶內,待溫度降至50℃左右時,患足放入藥液內浸泡,藥液可浸至膝部。每次浸泡30分鍾,每日浸泡一次,每劑藥可浸泡5天。以後每次浸泡,仍將原藥的藥渣一同放入鍋內煮沸。可溫陽益氣,活血通絡,適用於糖尿病肢端壞疽。一般連續用藥半個月,最長連續用藥80天。


方法2/4:中成藥二
01

中成藥二

蘇木50克,木瓜、透骨草、川椒、赤芍各30克,桂枝18克,川芎15克,紅花、白芷各12克,艾葉、川烏、草烏、麻黃各10克,加水5000毫升,水煎取汁。先熏手足30分鍾,待溫度適宜時再將手足浸泡30分鍾,每日兩次,每劑藥可用23天。可活血通絡,祛風散寒,適用於糖尿病手足麻木、疼痛,感覺減退等。


方法3/4:中成藥三
01

中成藥三

   苦參、蛇床子、白鮮皮、枯礬、金銀花、土茯苓各30克,川椒、蒼術、黃精、花粉、防風各15克,紅紫草、蘇葉各10克,水煎取汁,趁熱先熏後坐浴,每日兩次,每次1030分鍾。可祛風止癢,適用於糖尿病性外陰瘙癢。


方法4/4:中成藥四
01

黃芪60克,山藥、蒼術、薏苡仁、元參、生地黃、熟地黃、生牡蠣、黃精、肉蓯蓉、菟絲子、金櫻子、蠶砂、石菖蒲、萆薢、丹參、僵蠶、白芥子、五倍子、牡丹皮、地骨皮、仙靈脾、黃連各30克,肉桂、小茴各10克,生大黃20克,全蟲、萊菔子、水蛭各15克,冰片、樟腦各2克,蟾酥0.5克,麝香0.1克。先將冰片、樟腦、蟾酥、麝香分別研成細粉,再將其他藥混合研碎過100目篩,共混勻。在藥粉中加入蜂蜜、植物油、酒精適量,調至軟硬適宜,壓製成板,再用模具切成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藥塊,用橡皮膏作基質襯布,將藥膏貼於橡皮膏上即得。取湧泉、肚臍、三陰交、腎俞,每次貼敷23個穴位,一般23天更換一次藥膏,一個月為一療程。可益氣養陰,培補脾腎,除濕消瘀,適用於老年性糖尿。


小提示

相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