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圖]的功效與作用

作者:養生小編  時間:2014-12-01 10:30:3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山茱萸[圖]的作用有哪些?山茱萸[圖]作為傳統的一味中藥,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平時可以和一些其他藥材相搭配,做成藥膳,對於調理人體具有非常不錯的效果。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山茱萸[圖]。

【英文名】 FRUCTUS CORNI

【來源】 本品為山茱萸科植物 山茱萸 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的幹燥 成熟果肉 。秋末冬初果皮變紅時采收果實,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燙後,及時除去果核,幹燥。

【性狀】 本品呈不規則的片狀或囊狀,長1~1.5cm,寬0.5~1cm。表麵紫紅色至紫黑色,皺縮,有光澤。頂端有的有圓形宿萼痕,基部有果梗痕。質柔軟。氣微,味酸、澀、微苦。

【鑒別】 本品粉末紅褐色。果皮表皮細胞表麵觀多角形或類長方形,直徑16~30μm,垂周壁連珠狀增厚,外平周壁顆粒狀角質增厚,胞腔含淡橙黃色物。中果皮細胞橙棕色,多皺縮。草酸鈣簇晶少數,直徑12~32μm。石細胞類方形、卵圓形或長方形,紋孔明顯,胞腔大。

【含量測定】 取本品粗粉約1g,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適量,加熱回流提取4小時,提取液回收乙醚至幹,殘渣用石油醚(30~60℃)浸泡2次,每次15ml(約浸泡2分鍾),傾去石油醚,殘渣加無水乙醇-氯仿(3:2)混合液微熱使溶解,轉移至5ml量瓶中,並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對照品,加無水乙醇製成每1ml中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5μl或10μl、對照品溶液4μl與8μl,分別交叉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氯仿-醋酸乙酯(20:5:8)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熱5~7分鍾,至呈現紫紅色斑點,取出,在薄層板上覆蓋同樣大小的玻璃板,周圍用膠布固定,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 薄層掃描法)進行掃描,波長:λs=520nm,λR=700nm,測量供試品吸收度積分值與對照品吸收度積分值,計算,即得。

【炮製】 山萸肉:除去雜質和殘留果核。

【性味】 酸、澀,微溫。

【歸經】 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 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用於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熱消渴。

【用法用量】 6~12g。

【貯藏】 置幹燥處,防蛀。

【摘錄】 《中國藥典》

【出處】 《本經》

從上文的闡述中我們對於山茱萸[圖]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一些了解,如果身體出現了什麼不適的症狀,可以用中藥的方法去調理,中醫治病的曆史久遠,可以放心食用。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