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型肺吸蟲病檢查
一、檢查
白細胞及嗜酸性粒細胞常增加,在急性期白細胞可達40×109/L(4萬/mm3),嗜酸性粒細胞可高達80%。痰、糞以及任何體液和組織活檢標本中發現肺吸蟲的成蟲、童蟲或蟲卵均是診斷的有力證據。腦脊液中可發現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蛋白含量增高,偶可檢出蟲卵。在組織破壞期尚可出現血性腦脊液,在囊腫形成期腦脊液壓力升高,蛋白增多,而其他可正常,這種腦脊液的多變性是本病的特點之一。
免疫學檢查目前常用的有皮內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斑點法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補體結合試驗等,其陽性率均可達98%左右,亦有相當的特異性,對血吸蟲病、華支睾吸蟲病、薑片蟲等其他寄生蟲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應。腦脊液的補體結合試驗對本病有較特異的診斷價值。
頭顱攝片、CT、腦血管及脊髓造影可發現病變和阻塞部位。CT平掃圖像在急性期表現為腦水腫,腦實質可見大小不一、程度不等的低密度水腫區,腦室狹小,造影後不增強;在囊腫期則出現高密度的占位病變表現,但邊界不清,增強掃描病灶有強化;纖維瘢痕期則表現為鈣化灶。在MRI影像中T1加權表現為中央高信號或等信號、外周低信號的病灶,T2加權則表現為中央高信號周邊低信號的病灶。國外有人報道MRI較CT更易發現大腦半球溝回處的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