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竇性心動過緩,尤其是神經性因素(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所致者心率在40~60次/min,由於血流動力學改變不大,所以可無症狀.也無重要的臨床意義。如果不是顯著的竇性心動過緩,則心動過緩另一方麵的意義是可減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休息時間,心室充盈良好,因此心髒每搏輸出量增加,可代償心率減少,故每分鍾的心排血量並無減少。但當心率持續而顯著減慢,心髒的每搏輸出量又不能增大時,每分鍾的心排血量即減少,冠狀動脈、腦動脈及腎動脈的血流量減少,可表現氣短、疲勞、頭暈、胸悶等症狀,嚴重時可出現暈厥,冠心病患者可出現心絞痛。這多見於器質性心髒病。
心率持續而顯著減慢還使室性異位節律易於產生,器質性心髒病患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容易發生。因為急性心肌梗死時細胞外液的鉀離子濃度增高,細胞膜電位負值減少,心室異位起搏點易於發生自動舒張期除極,易於發生室性期前收縮或室性心動過速。由於心動過緩心肌細胞複極的時間不一致,相鄰細胞間電位不等而易產生電位差,這也可引發異位心律。
1.竇性P波 頻率<60次/min,一般不低於40次/min,24h動態心電圖竇性心搏<8萬次。
2.P-R間期 0.12~0.25s。
3.QRS波 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