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臨床上進入慢性炎症期時,有局部腫脹,骨質增厚,表麵粗糙,有壓痛。如有竇道,傷口長期不愈,偶有小塊死骨排出。有時傷口暫時愈合,但由於存在感染病灶,炎症擴散,可引起急性發作,有全身發冷發熱,局部紅腫,經切開引流,或自行穿破,或藥物控製後,全身症狀消失,局部炎症也逐漸消退,傷口愈合,如此反複發作。全身健康較差時,也易引起發作。由於炎症反複發作,多處竇道,對肢體功能影響較大,有肌肉萎縮;如發生病理骨折,可有肢體短縮或成角畸形;如發病接近關節,多有關節攣縮或僵硬。
二、診斷
1.病史
注意發病原因及經過,有無碎骨片從竇道排出,有無創口反複破潰流膿史,了解最後一次發作的時間與病程及經過何種治療。
2.體檢
注意有無肢體畸形、關節攣縮及功能障礙。注意有無竇道及其數目、部位、分泌物性質、周圍瘢痕情況,有無急性炎症等。
3.化驗
創口分泌物應做塗片檢查及細菌培養,並做抗生素敏感度測定。
4.X線檢查
患區正側位X線攝片,必要時可行CT或體層攝影,以明確死骨及空洞所在的部位。有竇道者,應行竇道造影,以了解竇道的方向、範圍與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