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主要發生在青年女性,發病前先有輕重不等的前驅症狀,患者感全身不適、疲乏、體溫升高、白帶增多,繼之陰部灼熱、瘙癢、迅速形成潰瘍。根據潰瘍的臨床特點可分為三型。
1.壞疽型 常侵犯小陰唇內側,多為對稱性,潰瘍數目少,大而深,紅腫明顯,邊緣不整,表麵附有多量膿液或汙黃青黑色痂皮,除去後可見基底柔軟不平。本型症狀較重,常發高熱,發展迅速,常造成組織巨大缺損,自覺劇痛。常見於全身營養情況差,或合並有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
2.下疳型(性病型) 好發於大小陰唇內麵,也可見於會陰及肛門附近,外表極似軟下疳,病程較緩,潰瘍呈為扁豆至指蓋大小不等,圓形或橢圓形,深淺不一,邊緣不整,有穿鑿現象。性質柔軟,邊緣炎性浸潤明顯,表麵附有灰白色膿性分泌物,可一麵治愈,一麵新發,數目單發或數個並發。自覺疼痛甚劇(圖1)。
3.粟粒型 潰瘍小,數目多,自帽針頭至米粒大,多為圓形或不整形,大小往往始終不變,少有融合。潰瘍中心凹陷較深,周緣有炎性紅暈,表麵有少量膿液,基底有黃色膿苔。自覺症輕微(圖2)。
以上三型愈後均遺留萎縮性瘢痕,易複發。
二、診斷
根據好發於青年女性,非傳染性及臨床表現特征等易於診斷。
中醫病機及辨證分析:中醫認為本病多為肝經濕熱或肝腎陰虛感毒邪,蘊結肌膚,阻滯經絡而發病。辨證可分為3型:
1.濕熱型 潰瘍表麵附有多量膿性分泌物,疼痛劇烈,常伴有發燒、全身不適等症狀。舌質紅,苔黃或膩,脈滑數。辨證屬於濕熱下注,兼感毒邪。
2.陰虛型 潰瘍反複發作,纏綿不愈,腰酸腿軟,手足心熱,口燥咽幹,舌質紅,少苔,脈沉弦或沉細。辨證屬於肝腎陰虛,兼感毒邪。
3.脾虛型 體質消瘦,氣短懶言,食穀不化,納少便溏,舌質淡,舌體胖有齒痕,苔白或膩,口舌生瘡或外陰潰瘍。辨證屬於脾虛濕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