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癌一般治療
早期病例無論采用外科手術、放射治療、激光治療或低溫治療,均有良好的療效;但對晚期病例及有淋巴結轉移者則應用外科治療。臨床無轉移的唇癌也可行選擇性一側或雙側肩胛舌骨上頸淋巴清掃術,但如臨床已證實轉移,則需行頸淋巴清掃術。原發灶切除後,可用鄰近組織瓣立即整複。
唇癌手術治療
1、手術適應證與禁忌證
T1、N1無重要髒器功能障礙,全身情況能耐受手術者,為手術適應症。凡局部病變超越中線,口底固定,轉移淋巴固定(N3)或遠處轉移(M1)者一般不作為手術適應證。
2、手術治療原則
首次手術是治療成敗的關鍵。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術後局部複發及遠處器官轉移,所以首次手術必須達到無瘤根治的目的,為此應應遵循以下原則:
1.原發癌手術治療原則腫瘤切除的廣度必須在腫瘤邊界以外至少1cm以上的正常組織中進行,要求至少以同樣的廣度切除腫瘤深層(肌層);手術時應做到輕巧而敏捷的銳行切除,切忌在術中猶豫不決,反複擦拭瘤組織,或過度擠壓瘤組織,這樣有可能增加癌組織創麵種植的機會,從而造成術後複發。為了克服此缺點,對一些較晚期病例宜休用術前60Co放療40Gy4-5周,或動脈化療(用5-FU每日100mg,總量8-10g,停藥3-4周反應消失後進行手術),使腫瘤縮小後再考慮手術;較小的(2cm以內)原發癌,經術前放療或化療後腫瘤已明顯縮小或臨床症狀消失亦可考慮作局部廣泛切除合並頸淋巴結清除術的非連續性切除術;對於晚期癌,需作包括原發灶與頸淋巴結及有關組織整塊切除的聯根治術。
2.繼發癌手術治療原則臨床檢查已發現有頸淋巴結轉移時,應常規行頸廓清術;對臨床上未出現頸淋巴結轉移者是否作選擇(預防性)頸廓清術,目前尚有意見分歧。一般認為行頸廓清術的指征是:頸部有明顯的淋巴結轉移或可疑轉移而無遠處轉移者;對於轉移率高的舌癌直徑大於2cm,應采用預防頸廓清術。有人認為原發灶小於2cm者也有淋巴結轉移的可能,所以目前對舌癌的治療,學者們積極主張做預防性頸廓清術。
3、手術方法
臨床上應根據病變範圍選擇手術方式:T1病例可作距病灶外1cm以上的楔形切除直接縫合;T2病例,根據局部情況可行患側舌大部或半舌切除直至全舌切除;對於原發灶T1,頸部轉移為N1或可疑舌癌波及同側口底及下頜骨者,應施行一側舌、下頜骨及頸淋巴結聯合清除術,如對側淋巴結有轉移灶應做雙側頸廓清術。
唇癌其他療法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分為外照射和組織間照射,一般先采用外照射使瘤體縮小並控製感染後,再行組織間照射。放療前應做好口腔衛生,預防牙感染及頜骨放射性骨髓炎的發生。1.外照射 單純外部照射治療療效較差,一般僅做姑息性治療。一般用超高壓裝置,總劑量30-40Gy/3-4周。治療舌前2/3癌可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從病變邊緣向外擴大1cm左右進行照射;第二階段從口底向癌瘤中心照射;第三階段將舌拉出,作接觸照射。對放射治療已有頸淋巴結清除術。術前放療最好用60CO機,其對淺層軟組織損害較小,不影響手術愈合;因故不能手術者,可繼續放療,同時應注意避開脊髓,以免脊髓損傷。2.組織間照射 適用於舌背、舌側緣或舌腹直徑2cm以內的病變。瘤體愈小,效果愈佳。一般使用鐳針、60鈷針、137銫針。每針含量為1.2-2mg,將針作柵狀均勻排列,根據腫瘤厚度作一個或兩個平麵插入,各針之間及兩個平麵之間一般間隔1cm。放射劑量為80~90Gу,6~8天內完成。此法的優點是療程短,腫瘤局部有足夠的放射劑量,全身反應較輕,局部瘢痕少,可保存舌的功能。
化學治療
目前治療頭頸部惡性腫瘤最有效和最新的藥物,其為廣譜抗癌藥,與其他藥聯合使用,可較大幅度提高療效。用法:15~20mg/m2, 每日靜脈注入,共5次(注間水化利尿),4周後重複;40mg/m2。W加滲鹽水,靜脈注入,共用5次,4周後重複(注意水化利尿);50mg/m2,靜脈注入,第1、8天,每4周重複一次(注意水化利尿);10~30mg/m2,靜脈注入,第1天,每周一次。 MTX是最早及最普遍使用的藥物之一,可以口服、肌內注射、靜脈注射,亦可采用大劑最與亞葉酸鈣解救,一般認為采用40~50mg/m2,每周一次,或15~20mg/m2每周兩次,靜脈給藥較其他方法療效好,可使用1/2~1/3病人部分緩解。BLM是一種臨床上應用廣泛的抗腫瘤藥物,可使晚期的腫瘤縮小,合適的劑量0.25~0.5U/kg,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每周1次或2次。國內產品為平陽黴素,主要成分BLMA5,一般使用劑最8~12mg,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每周2~3次。BLM衍生物培普利歐黴素,肺毒性較少,對口腔癌的療效較好。第二次鉑類抗癌藥卡鉑由於其非血液學毒性如腎毒性、消化道反應、耳毒性及周圍神經毒性較低,可以代替DDP。一般可采用200~400mg/m2靜脈輸入1次,或60~82mg/m2,靜脈注入,每日1次,連用5天,3~4周後重複的方案。 吡喃阿黴素(THP-ADM)是化學結構與ADM相近的新蒽環類抗腫瘤抗生素,其非血液學毒性較ADM輕,單一用藥緩解率在20%~70%,主要毒性為骨髓抑製。劑量一般為35~45mg/m2,靜脈注入,每3~4周一次。
綜合治療
術前放療+手術根治+術後放可化療:術前放療適用於體積較大的舌癌或舌根部未分化癌,術前放療的目的是為了縮小腫瘤以提高手術切除率,降低術後複發率;術後放療和化療的目的是消滅肉眼不可見的殘餘癌灶,術後化療一般在術後4~6周過進行。
術前化療+根治性手術+術後化療可放療:術前化療作用在於降低腫瘤轉移機會,殺滅微小病灶,並使原發灶縮小,便於切除。
其他綜合治療的方案還有微波加溫治療+化療,化療+冷凍+化療,微波加溫治療+放療,及高壓氧艙治療+放療,及光敏療法(注射增敏劑血卟啉後+放療)等。
唇癌辨證論治
1)脾胃實熱型。
主證:唇部腫核堅硬疼痛,或有潰瘍,或幹燥皺裂,灼熱疼痛,妨礙飲食,麵部紅赤,口渴思飲,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滑數有力。
治法:通腑瀉熱,解毒散結。
方藥:涼膈散(《和劑局方》)加減。生大黃12g,生山梔9g,生甘草3g,生地15g,連翹9g,黃芩9g,丹皮9g,玉竹10g,龍葵15g,莪術15g,蘆根30g,白花蛇舌草30g。
口渴甚者加石斛、天花粉、生石膏;五心煩熱者加知母、玄參、地骨皮;大便艱行者加玄明粉;頸頜腫核者加昆布、海藻。
分析:方中生地、丹皮、山梔、連翹、黃芩、生甘草涼血清熱解毒;生大黃通腑瀉熱;玉竹、蘆根清熱生津潤燥;龍葵、莪術、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軟堅散結。諸藥合奏通腑瀉熱、解毒軟堅之功。
2)陰虛火旺型。
主證:口唇潰爛、痛如火燎,色紫暗,時流惡臭血水,日輕夜重,久不愈合,伴頭暈耳嗚,麵顴潮紅,五心煩熱,口幹咽燥,形體羸瘦,腰膝酸痛,舌質紅絳,苔少或無苔,脈虛數無力。
治法:滋陰降火,解毒泄濁。
方藥:知柏地黃丸(《醫宗金鑒》)加減。生地15g,淮山藥12g,山茱萸9g,茯苓12g,澤瀉12g,丹皮9g,知母9g,黃柏9g,玄參15g,天花粉10g,龜板12g,鱉甲12g,龍葵10g,胡黃連6g,白花蛇舌草30g,豬苓12g。
口唇幹燥者加麥冬、石斛;大便秘結者加火麻仁、鬱李仁;夜難入寐者加百合、朱茯神、柏子仁。
分析:唇癌日久,熱盛灼津耗液而致陰虛火旺,方中知柏地黃丸滋陰補腎瀉火;加玄參、天花粉、龜板、鱉甲更增滋陰涼血,清熱解毒,軟堅散結之功;胡黃連、龍葵、白花蛇舌草等清熱解毒,抗癌消癰。
唇癌中醫驗方
1.青吹口散、錫類散吹之,一日數次。
2.六神丸或梅花點舌丹取適量置病變部位,或含化後開水或黃酒送服,用量根據常規使用。
3.白花蛇舌草30g,連翹、夏枯草24g,茯苓、赤芍各15g,蒼術、陳皮、半夏、莪術、香附子各9g,焦山楂12g,水煎服,日1劑。可根據病情加減:感受風邪加防風、蔓荊子、槁本等;頭痛加地龍、丹參;納呆加神曲、麥芽、炒萊菔子;火盛加龍膽草、黃芩、黃連;便幹加大黃、枳實等。同時以冰硼散外敷患處。
4.龍蛇點舌湯 白花蛇舌草30g,野菊花、蒲公英、海藻、象貝母、車前子、生大黃各,生牡蠣12g,龍葵15g,水煎服,日1劑。梅花點舌丹每次1粒,每日2次,隨湯藥吞服。
唇癌其他
針灸療法
⑴體針:取合穀、承漿、地倉、內庭、天突、翳風、內關、足三裏、太衝、心俞、脾俞、頰車、下關等穴。每次3-4次個穴,補瀉兼施,每日1次,每次留針20-30分鍾。
⑵耳穴:取心、脾、腎、內分泌、舌、腎上腺、麵頰等,每次取2-4個穴,日針1次每次留針30分鍾,行較強刺激。或每次埋針3-5天,2-3天後再行第二次埋針。亦可用王不留行籽,膠布固定於穴位上,並反複按壓。
穴位激光治療
選取足三裏、腎俞、脾俞、心俞、痞塊、癌根、再生穴等,應用氮分子激光聚焦照射穴位治療,頻率10-25次/秒,每次照射3-5個穴,每穴照射4-5分鍾,隔日一次或隔三日照射一次,最多可照射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