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病

  埃博拉病毒病是由纖絲病毒科(filoviridae)的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出血性傳染病。埃博拉病毒(EBOV)是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發生埃博拉出血熱(EBHF)的烈性病毒,由此引起的出血熱是當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熱,已造成10次具有規模的暴發流行。主要通過患者的血液和排泄物傳播,臨床主要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肌痛,出血,皮疹和肝腎功能損害。

  一項新研究表明,我們免疫係統對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線可能實際上引導埃博拉病毒進入機體細胞。這一發現為因埃博拉病毒極有可能用於恐怖襲擊而 競相研究抗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科學家敲響了警鍾。埃博拉十分罕見,但卻是致命的。自1976年首次發現埃博拉以來,已出現約1,500 病例,其中超過1,000 例都是致命的。紮伊爾毒株可殺死90%的感染者。其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傳染給健康人。受感染者經過約3周的潛伏期後,病毒 在體內迅速擴散、大量繁殖,襲擊各個器官,使之發生變性、壞死,並慢慢被分解。

  據WHO 最新公布的數字表明,自首次發現埃博拉病毒以來,全世界已有1100 人感染這種病毒,其中793 人死於埃博拉病毒病。本病主要流行於紮伊爾和蘇丹,宿主動物仍然未明,大多數認為是蝙蝠。

目錄
1.埃博拉病毒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2.埃博拉病毒病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3.埃博拉病毒病有哪些典型症狀 4.埃博拉病毒病應該如何預防 5.埃博拉病毒病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埃博拉病毒病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治療埃博拉病毒病的常規方法

1埃博拉病毒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埃博拉病毒EBV在常溫下較穩定,對熱有中等度抵抗力,56℃不能完全滅活,60℃30min方能破壞其感染性;紫外線照射2min可使之完全滅活。對化學藥品敏感,乙醚、去氧膽酸鈉、β-丙內酯、福爾馬林、次氯酸鈉等消毒劑可以完全滅活病毒感染性;鈷60照射、γ射線也可使之滅活。EBV在血液樣本或病屍中可存活數周;4℃條件下存放5周其感染性保持不變,8周滴度降至一半。-70℃條件可長期保存。

  埃博拉病毒主要通過體液,如汗液、唾液或血液傳染,潛伏期為2天左右。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現高燒、頭痛、咽喉疼、虛弱和肌肉疼痛。然後是嘔吐、腹痛、腹瀉。發病後的兩星期內,病毒外溢,導致人體內外出血、血液凝固、壞死的血液很快傳及全身的各個器官,病人最終出現口腔、鼻腔和肛門出血等症狀,患者可在 24小時內死亡。

  埃博拉共有4種亞型。兩種分別命名為EBO-Z(Ebola-Zaire,埃博拉-紮伊爾)和EBO-S(Ebola-Sudan,埃博拉-蘇丹)在1976年被確認。相對於紮伊爾亞型的90%的死亡率,在蘇丹爆發的埃博拉亞型的死亡率較低,約為50%。1990年,相似的病毒在從菲律賓進口到Reston,Virginia的猴子中發現。這種病毒被命名為Ebola-Reston。

  易感和高危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無論其年齡和性別。高危人群包括埃博拉出血熱病人、感染動物密切接觸的人員如醫務人員、檢驗人員、在埃博拉流行現場的工作人員等。

2埃博拉病毒病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埃博拉病毒病主要對肝、脾和腎等多種器官造成損害;部分患者出現肌痛、乏力、化膿性腮腺炎、聽力喪失或耳鳴、眼結膜炎、單眼失明、葡萄膜炎等損害,可並發有心肌炎、肺炎等症。

  心肌炎的症狀是胸悶、心前區隱痛、心悸、乏力、氣急、腹痛、惡心、嘔吐、頭痛、頭暈、肌痛、關節痛、尿少、尿閉等。部分病人可有神經係統症狀。心肌炎患者則除常見心律失常外,多數呈進行性心力衰竭。體格檢查時可見心髒擴大,有與體溫不相稱的心率增快或心率減慢。可能有瓣膜相對關閉不全的雜音,舒張期雜音常為相對性二尖瓣狹窄所致,尚可有心包摩擦音、交替脈,各種心律失常及肺部囉音。也可有肝大下肢凹陷性水腫及血壓下降等。

  而肺炎以發熱伴胸痛、咳嗽、痰多、喘憋、呼吸困難等為特征。由於肺充氣減少可出現低氧血症,由於過度通氣可出現呼吸性堿中毒。偶有惡心,嘔吐,全身不適和肌肉疼痛等其他症狀。

3埃博拉病毒病有哪些典型症狀

  埃博拉病毒病是由纖絲病毒科的埃博拉病毒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出血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患者的血液和排泄物傳播。臨床上具體表現在:

  1、埃博拉病毒病的潛伏期為3~18天,本病主要能對肝、脾和腎等多種器官造成損害;部分患者出現肌痛、乏力、化膿性腮腺炎、聽力喪失或耳鳴、眼結膜炎、單眼失明、葡萄膜炎等遲發損害;非重症患者,發病後2周逐漸恢複,大多數患者出現非對稱性關節痛,可呈遊走性,以累及大關節為主。

  2、起病急是其臨床的主要表現之一,除此之外,伴隨著肌肉關節酸痛、發熱、劇烈頭痛,而且有時可能會有腹痛。本病在發病之後有不同時期表現不同:

  (1)發病2~3天,出現嘔吐、惡心、腹瀉黏液便或血便,而且可能有持續幾天的腹瀉。

  (2)病程4~5天,此時已經進入極期,在極期出血是常見的事,一般有嘔血、黑便、注射部位出血、鼻出血、咯血等,特別注意的是,孕婦會出現流產和產後大出血;除此之外,還會持續發熱,意識也會出現變化;可能並發有心肌炎、肺炎等。

  (3)病程6~7天,可能會出現,以肩部、手心、腳掌為主的麻疹樣斑丘疹,全身器官都有可能被擴散到,並且在幾天後脫屑。

  (4)病程8~9天,部分重症患者或者嚴重並發症的患者可能在這期間死亡,原來主要是出現肝、腎衰竭。如果病毒持續存在於精液中,則會引起睾丸炎、睾丸萎縮等。

4埃博拉病毒病應該如何預防

   埃博拉病毒病十分罕見,但卻是致命的。自1976年首次發現埃博拉以來,已出現約1500 病例,其中超過1000 例都是致命的。紮伊爾毒株可殺死90%的感染者。所以預防埃博拉病毒病的發生尤為重要,主要有:

  1、隔離患者,對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和使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

  2、禁止共享針頭,在嚴格消毒情況下也不能重複使用針頭;隔離病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依照嚴格的規程,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護目鏡和防護服。

  3、保證醫院的衛生環境  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大都是因為醫院的環境,糟糕的公共衛生、隨處棄置的針頭、缺乏負壓病房都對醫護人員造成極大威脅。因為較好的設備及衛生,在現代化的醫院中,埃博拉病毒幾乎不可能爆發大規模流行。

5埃博拉病毒病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埃博拉病毒病是由纖絲病毒科(filoviridae)的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出血性傳染病。臨床主要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肌痛,出血,皮疹和肝腎功能損害。因此埃博拉病毒病的檢查項目也是圍繞這些開展的,主要有:

  1、血常規檢查

  可見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可能會出現蛋白尿。

  2、肝功能檢查

  肝功能異常,血清澱粉酶常升高。

  3、病毒分離

  發病第1周取血接種於豚鼠或Vero細胞用於分離埃博拉病毒。

  4、血清學、免疫學檢查

  血清特異性IgM、IgG抗體最早可於病程10天左右出現,IgM抗體可持續存在3個月,是近期感染的標誌,IgG抗體可持續存在很長時間。

  5、雙抗夾心法、PCR技術檢測

  用雙抗夾心法檢測病毒抗原和PCR技術檢測病毒核酸。前提是必須在P4級實驗室中進行,以防止感染擴散。

6埃博拉病毒病病人的飲食宜忌

  埃博拉病毒病的病理改變是單核吞噬細胞係統受累,血栓形成和出血。全身器官廣泛性壞死,尤以肝、脾、腎、淋巴組織為甚。埃博拉病毒病感染者通常是急性起病,突然出現高燒、頭痛、咽喉疼、虛弱、皮疹和肌肉疼痛。然後是嘔吐、腹痛、腹瀉。發病後的兩星期內,病毒外溢,導致人體內外出血、血液凝固、壞死的血液很快傳及全身的各個器官,病人最終出現口腔、鼻腔和肛門出血等症狀,患者可在 24小時內死亡

  因此對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飲食應以半流質食物為主,易於吞咽和消化,可選用含粗纖維少的食物,如稀爛麵條、粥、菜泥、肉泥、蒸雞蛋糕、牛奶等。忌油煎、含粗纖維多的蔬菜、或刺激性調味品,應注意補充各種維生素和無機鹽。

  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機體抵抗力減弱,日常生活中應注意衛生,對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和使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醫務人員需嚴格執行防護措施,避免接觸帶菌的人群,充分隔離。

7西醫治療埃博拉病毒病的常規方法

  埃博拉病毒病是由纖絲病毒科(filoviridae)的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出血性傳染病。臨床主要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肌痛,出血,皮疹和肝腎功能損害。據WHO 最新公布的數字表明,自首次發現埃博拉病毒以來,全世界已有1100 人感染這種病毒,其中793 人死於埃博拉病毒病。

  目前對埃博拉病毒病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一些抗病毒藥如幹擾素和利巴韋林無效,主要是支持和對症治療,包括注意水、電解質平衡,控製出血;腎衰竭時進行透析治療等。同時加以一些輔助性治療,包括使病毒入侵最小化,平衡電解質,修複損失的血小板以便防止出血,保持血液中氧元素含量,以及對並發症的治療。排除個別病例,埃博拉康複者的血清在治療疾病中並沒有什麼作用。

  幹擾素對埃博拉也是無效的。在猴子試驗中,凝固幹擾素似乎能起一些作用,使原本100%必死的感染猴中存活下33%。USAMRIID的科學家宣稱,4隻感染埃博 拉病毒的獼猴中有3隻康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