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耳朵”這個器官,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吧?早在我國古代,就有關於耳診的記載:“耳高者腎高,耳低陷者腎下,耳堅者腎堅,耳薄不堅者腎脆。”由此可見,看似不起眼的耳朵,卻與經絡、髒腑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
古人在《靈樞·口問》中就曾這樣寫道:“耳者,宗脈之所聚也。”當身體的某個髒腑器官受到了某種疾病的侵蝕或是幹擾,耳朵相應的穴位就會發出“預警信號”。同樣的道理,人體大多數的組織與器官,都能在耳朵上找到“對應點”。經常按摩這些“對應點”,也就相當於按摩到了對應的組織與器官,對很多疾病都有極好的防治效果!
1牙痛、頭痛——拉耳垂
手法:將食指和拇指放在耳垂上,輕輕揉捏並使之發熱,再將耳垂向下拉十次到二十次。
原理:耳垂對應的反射區域主要有舌、眼、牙、頜等,都集中在頭部。經常按照這個姿勢拉一拉耳垂,對頭痛、眼花、牙痛之類的症狀,都會有一定的幫助。
小貼士:在拉耳垂的時候,還可以稍稍捏住、打轉,這樣對治療偏頭痛的症狀更有效哦!
2腿、膝部關節炎——提耳尖
手法: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耳尖,輕輕揉搓至耳朵微微發熱,再將耳朵向上提拉,一組動作進行十五次,每天重複三次。
原理:耳尖對應的反射區域主要有踝、膝、髖、腕等。經常按照這個姿勢提拉一下耳尖,對主子們的膝蓋、關節、腳踝等部位的病症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小貼士:建議患有風濕性關節炎的主子每天多提拉耳尖,長期堅持下來,對治療各種關節炎症狀都有一定的幫助。
3打嗝、腸胃疾病——按耳蝸
手法:將食指放在下耳窩,用手輕輕的進行按壓,重複幾次,按壓至微微發熱即可。
原理:耳蝸對應的反射區域主要有心、肝、腎、胃、小腸等。經常按摩耳蝸區域,對這些髒腑器官都有一定的舒緩、保健作用。
小貼士:經常打嗝、消化不良的主子可以多多按壓耳蝸。
4頸椎、腰椎痛——牽耳輪
手法:將食指和拇指放在耳輪上,輕輕按壓並揉搓,當耳輪有一點點溫度的時候,再將耳輪輕輕的向外提拉,左右兩邊分別提拉十五次即可。
原理:耳輪附近的反射區域主要有肩、肘、腰等部位,經常按摩、刺激耳輪,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頸椎、腰椎、肩部、胸椎等部位的疼痛。
5預防中風、治耳鳴——推耳根
手法:用食指和中指,分別沿著耳根由下部向上部推,再由上部向下推。
原理:耳根下部的凹陷處,就是大名鼎鼎的翳風穴。經常按揉翳風穴,可以聰耳通竅、散內泄熱,對耳聾耳鳴、口眼歪斜、頰腫、麵神經麻痹之類的症狀都有很好的輔助治療效果。
在五髒六腑之中,耳朵與腎、心的關係最為密切。
早在《中藏經》中就有了“腎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外通於耳”的說法。此外,隋唐時代的醫學家楊上善在《黃帝內經·太素》中也指出:“腎者水也,心者火也,水火相濟,心氣通耳,故以資言之,即心以耳為客。”
耳朵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要好好保護它,不要讓它受到傷害。盡量避免去太嘈雜的地方,如歌廳、迪廳。如果在高噪音環境下工作,一定要配戴護耳罩、耳塞之類的防護工具。如果有耳朵發炎或是耳鳴的症狀,要立刻看醫生。用耳機聽音樂時,不要把音量調得太大。每天都要仔細、輕柔的清洗耳廓。耳垢是一種天然分泌物,有保護外耳道的作用,不需特別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