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養生網

呼吸道細菌感染是什麼引起的

謝軍平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 主任醫師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三甲

呼吸道細菌感染通常是由免疫力低下、病原體感染、環境因素、慢性疾病以及不良生活習慣等多種原因引起。這些因素可能單獨或共同作用,導致細菌侵入呼吸道並引發感染。

1、免疫力低下

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呼吸道防禦功能減弱,容易受到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細菌侵襲。長期熬夜、營養不良或患有免疫缺陷病的人群更易發生感染。此時需遵醫囑使用頭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膠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療,同時注意休息和營養補充。

2、病原體感染

直接接觸攜帶細菌的飛沫或汙染物是主要傳播途徑。例如在人群密集場所,肺炎克雷伯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可通過咳嗽、打噴嚏傳播。確診後需根據藥敏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如阿奇黴素分散片、莫西沙星片等進行針對性治療。

3、環境因素

長期暴露於空氣汙染、粉塵或化學刺激物環境中,會損傷呼吸道黏膜屏障。吸煙者呼吸道纖毛清除功能下降,更易滯留病原菌。改善空氣質量、使用防護設備以及戒煙等措施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必要時可配合桉檸蒎腸溶膠囊等黏液溶解劑輔助治療。

4、慢性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等患者呼吸道結構異常,易形成細菌定植。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患者糖分代謝異常,呼吸道分泌物糖分升高促進細菌繁殖。這類患者需積極控製基礎疾病,定期使用肺炎疫苗預防,急性發作時及時應用呱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廣譜抗生素。

5、不良生活習慣

共用餐具、不注意手部衛生等行為增加細菌接觸機會。過度使用抗生素導致菌群失調,可能引發耐藥菌感染。建議養成勤洗手、分餐製等衛生習慣,避免濫用藥物,必要時可配合益生菌製劑調節微生態平衡。

當出現持續咳嗽、咳黃膿痰、發熱等疑似細菌感染症狀時,應及時進行血常規檢查、C反應蛋白檢測及痰培養檢查。明確診斷後需嚴格遵循醫囑完成抗生素療程,避免自行停藥或更換藥物。日常應注意保持室內通風,在流感季節減少聚集,高危人群可接種相關疫苗預防感染。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