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骨草作為一味中藥材,一般具有利濕退黃、清熱解毒、疏肝止痛、促進消化、調節免疫等功效和作用。其藥性偏寒涼,常用於改善濕熱或肝鬱引起的相關病症,但需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
1、利濕退黃
雞骨草味甘、苦,性涼,歸肝、胃經,中醫認為其能促進體內濕熱排泄,減輕濕熱蘊結肝膽引發的皮膚發黃、小便短赤等症狀。現代研究顯示其可能通過調節膽汁代謝輔助改善黃疸。
2、清熱解毒
該藥材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可幫助清除體內熱毒,適用於咽喉腫痛、瘡瘍腫毒等熱毒內盛的情況。其煎劑對部分病原微生物有一定抑製作用。
3、疏肝止痛
中醫理論中雞骨草能疏解肝氣鬱結,緩解因情緒不暢導致的脅肋脹痛。臨床常將其配伍其他藥物用於慢性肝病患者的輔助調理。
4、促進消化
其成分可刺激消化液分泌,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食欲不振、腹脹等症狀。對於濕熱型胃炎患者有一定調理效果。
5、調節免疫
實驗研究表明,雞骨草多糖成分可增強巨噬細胞活性,提高機體非特異性免疫能力,但具體作用機製仍需進一步驗證。
使用雞骨草時需注意其性味偏寒,脾胃虛寒者慎用。建議在中醫師指導下根據體質配伍使用,避免長期大量單獨服用。若用於治療肝膽疾病,應定期複查肝功能指標,不可替代正規醫療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