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36周胎動減少可能是正常生理現象,但也可能與胎兒缺氧等異常情況有關,需根據具體情況綜合判斷。若胎動明顯減少或消失,應及時就醫檢查。
孕36周胎動減少可能與胎兒活動空間減少、睡眠周期延長等生理性因素有關。隨著胎兒體積增大,子宮內活動範圍受限,胎動幅度和頻率可能逐漸減弱。此外,胎兒存在20-40分鍾的睡眠周期,在此期間可能出現短暫胎動減少。若胎動每日仍有規律波動,且胎動計數符合每小時3-5次的標準,通常屬於正常現象。
若胎動減少伴隨胎動完全消失、胎動突然劇烈後驟減、胎動次數低於每小時3次或12小時內少於10次,需警惕胎盤功能減退、臍帶繞頸、羊水過少等病理性因素。這些情況可能導致胎兒供氧不足,嚴重時可引發宮內窘迫甚至胎停。
建議孕婦每日固定時間靜坐或側臥計數胎動,早中晚各1小時,將三次胎動數相加後乘以4即為12小時胎動總數。若發現胎動異常減少,應立即進行胎心監護和超聲檢查評估胎兒狀況。日常避免長時間仰臥,保持左側臥位有助於改善胎盤血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