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期間是否可以做艾灸需要根據個體情況判斷。若經量正常、無嚴重痛經或婦科疾病,可適當進行艾灸;若經量過多或存在其他健康問題,則不建議操作。
艾灸具有溫經散寒的作用,對於經血量少、痛經或體質偏寒的女性,適當艾灸可能有助於緩解小腹冷痛、促進經血排出。此時可選擇關元、氣海等穴位,但需注意艾灸時間不宜過長,溫度應控製在體感舒適範圍。若經期出現經量驟增、頭暈乏力或存在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疾病,艾灸可能加重盆腔充血,導致經期延長或出血量異常增加,這種情況需避免操作。
進行艾灸前建議先谘詢中醫師,由專業醫生評估體質和月經狀況。艾灸過程中需注意腹部保暖,結束後及時補充溫水,避免立即接觸冷水。若艾灸後出現經血顏色變黑、經期延長超過7天或伴隨劇烈腹痛,應立即停止並就醫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