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不足的中成藥有哪些

發布時間:2015-04-26 2020人閱讀

   我們大家都聽過氣血不足吧!中醫上講血和中氣不足,俗稱血氣不足。氣虛、氣滯、血虛、血淤等也都是血氣不足的分支。通過其望可判斷出血氣是否飽滿,調節辦法有食物、藥物、運動調節。通常表現是氣虛、氣滯、血虛、血瘀等,那麼有哪些中成藥來調節氣血不足呢?我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八珍丸:由黨參、白術、茯苓、甘草、當歸、白芍、川芎、熟地黃等中藥組成。功能補氣養血。主治各貧血、失血,以及瘡瘍久潰不愈、婦女月經不調、痛經、功能性子宮出血、習慣性流產、產後體倦發熱等屬氣血兩虛者。服法:水蜜丸每次6克,蜜丸每次1丸(9克),衝劑每次1袋(8克),每日2次

   人參養榮丸:由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熟地黃、當歸、白芍、黃芪、遠誌、肉桂、五味子、生薑、大棗、陳皮等藥物組成。功能補益氣血,寧心安神。神經宮能症、神經衰弱,結核病恢複期及產後、病後氣血兩虛者,均可應用。口服丸每次1丸(9克),每日2次,溫 FF水送服

   人參歸脾丸:由人參、酸棗仁、遠誌、甘草、白術、黃芪、當歸、木香、突苓、龍眼肉等藥物組成。功能益氣健脾,養血安神。可用於治療貧血、神經衰弱而見耳鳴、失眠及精神倦怠症狀者;對功能性子宮出血也有良效。口服每次6-9克,每日2-3次

   十全大補丸:由黨參、當歸、黃芪、熟地、茯苓、白芍、白術、川芎、甘草、肉桂等藥物組成。本品溫補氣血。用於氣血兩虧,麵色萎黃,精神倦怠,氣短心悸,頭昏失眠。四肢不溫,月經量多及瘡瘍久潰不斂者。丸劑口服每次6-9克,每臼2-3次。但內有實熱及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補中益氣丸:藥物組成為炙黃芪、黨參、炙甘草、當歸、白術、陳皮、升麻、柴胡、生薑、大棗等。功能補中益氣,升陽舉陷。主治氣虛諸證,適用於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重症肌無力、乳糜尿、低熱、慢性肝炎、低血壓等病證。服法:蜜丸每次l丸(9克);水丸每次6克(10粒)。每日2-3次

    阿膠補血膏:藥物組成為阿膠、熟地黃、黨參、黃芪、枸杞子、白術等,其衝劑、口服液等製劑功用相同。功能滋陰補血,補中益氣,健脾潤肺。用於體虛咳嗽,麵色蒼白,多汗自汗,氣短乏力,頭暈目眩,貧血以及婦女月經不調、閉經等。口服每次15-30克.早、晚各1次,溫開水衝服。本品為溫補之劑,凡傷風感冒,消化不良,內有瘀滯者忌服

    大家大概清楚了氣血不足要用哪些中成藥調理了吧!除此之外,還有食物調理,多吃含有鐵,葉酸等成分的食物,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部分,葉酸是細胞分裂和骨質血液細胞重要成分。運動調理,生命在於運動,運動能夠增加血液循環,提高身體器官和循環係統的工作效率。每天保持適量的有氧運動,非常重要。睡眠調理,美人可以睡出來,因為睡覺不僅能讓人的神經、循環係統、細胞、機體功能得到很好的休息。睡眠尤其要注意晚上11點到早上6點這一段時間的睡眠質量,寧可早睡晚起,也不可熬大夜睡懶覺。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