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的時候,人們會感覺到身體裏麵發燥,這種感覺非常不舒服,而且人的情緒也會變得異常,比如火氣就會變得很大,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情發脾氣,這可能是身體出現了血熱的情況,甚至可能出現了嚴重的血熱症,這時候一定要及時治療,比如可以吃一些涼血止血的中藥。
涼血止血的中藥有哪些?
1、小薊
小薊,中藥名。為菊科植物刺兒菜的幹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開時采割,除去雜質,曬幹。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用於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腫瘡毒。脾胃虛寒而無瘀滯者忌服。
(1)金瘡出血不止:小薊苗搗爛塗之。(孟詵《食療本草》)
(2)墮胎下血:小薊根葉、益母草五兩。水二大碗,煮汁一碗,再煎至一盞,分二服,一日服盡。(《聖濟總錄》)
2、大薊
大薊,中藥名,為菊科植物薊的幹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開時采割地上部分,除去雜質,曬幹。涼血止血,祛瘀消腫。用於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腫瘡毒。
(1)心熱吐血口幹:用刺薊葉及根,搗絞取汁,每頓服二小盞。(《聖惠方》)
(2)舌硬出血不止:刺薊搗汁,和酒服。幹者為末,冷水服。(《普濟方》)
(3)崩中下血:大、小薊根一升,酒一鬥,漬五宿,任飲。亦可酒煎服,或生搗汁。溫服。(《千金方》)
3、地榆
地榆,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地榆或長葉地榆的幹燥根,後者習稱“綿地榆”。春季將發芽時或秋季植株枯萎後采挖,除去須根,洗淨,幹燥,或趁鮮切片,幹燥。涼血止血,解毒斂瘡。用於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燙傷,癰腫瘡毒。
(1)男女吐血:地榆三兩。米醋一升,煮十餘沸,去滓,食前稍熱服一合。(《聖惠方》)
(2)結陰(即便血)下血,腹痛不已:地榆四兩,炙甘草三兩。每服五錢,水三盞,入縮砂仁七枚,煎一盞半,分二服。(《宣明方》)
(3)虎犬咬傷:地榆煮汁飲,並為末敷之。亦可為末,白湯服,日三。忌酒。(《梅師方》)
(4)代指腫痛(十指腫痛的一種病證):地榆煮汁漬之,半日愈。(《千金翼》)
4、槐花
槐花,中藥名,為豆科植物槐的幹燥花及花蕾。夏季花開放或花蕾形成時采收,即使幹燥,除去枝、梗及雜質。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用於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熱目赤,頭痛眩暈。脾胃虛寒及陰虛發熱而無實火者慎用。
(1)衄血不止:槐花、烏賊魚骨等分,半生半炒為末,吹之。(《普濟方》)
(2)吐血不止:槐花燒存性,入麝香少許,研勻,糯米飲下三錢。(《普濟方》)
(3)小便尿血:槐花(炒)、鬱金(煨)各一兩,為末。每服二錢,淡豉湯下,立效。(《篋中秘寶方》)
(4)髒毒下血:新槐花炒研,酒服三錢,日三服。或用槐白皮煎湯服。(《普濟方》)
(5)婦人漏血不止:槐花燒存性,研。每服二、三錢,食前溫酒下。(《聖惠方》)
(6)下血血崩:槐花一兩,棕灰五錢,鹽一錢,水三鍾,煎減半服。(《摘玄方》)
5、側柏葉
側柏葉,中藥名,為柏科植物側柏的幹燥枝梢和葉。多在夏、秋二季采收,陰幹。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生發烏發。用於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肺熱咳嗽,血熱脫發,須發早白。
(1)治血熱妄行,吐血衄血,咽幹口燥,舌絳脈數:生地黃、生側柏葉、生艾葉、生荷葉。(《婦人良方》四生丸)
(2)治吐血不止:柏葉、幹薑各三兩,艾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溫再服。(《金匱要略》柏葉湯)
涼血止血的中藥,下麵繼續為推薦,一起來看看。
6、白茅根
白茅根,中藥名,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幹燥根莖。春、秋二季采挖,洗淨,曬幹,除去須根和膜質葉鞘,捆成小把。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用於血熱吐血,衄血,尿血,熱病煩渴,肺熱咳嗽,胃熱嘔吐,濕熱黃疸,水腫尿少,熱淋澀痛。脾胃虛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1)吐血不止:用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千金翼》)
(2)小便出血:茅根煎湯,頻飲為佳。(《談野翁方》)
7、苧麻根
苧麻根,中藥名,為蕁麻科植物苧麻的根。冬春季采挖,洗淨,曬幹。具有涼血止血,安胎,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感冒發熱,麻疹高熱,尿路感染,腎炎水腫,孕婦腹痛,胎動不安,先兆流產。外用治跌打損傷。
(1)五種淋疾:苧麻根兩莖,打碎。以水一碗半,煎半碗,頓服即通,大妙。(《鬥門方》)
(2)肛門腫痛:生苧根搗爛,坐之良。(《瀕湖集簡方》)
(3)脫肛不收:苧根搗爛,煎湯熏洗之。(《聖惠方》)
(4)五色丹毒:苧根煮濃汁,日三浴之。(《外台秘要》)
8、羊蹄
羊蹄,中藥名,為蓼科植物羊蹄或尼泊爾羊蹄的根。具有清熱解毒,止血,通便,殺蟲之功效。常用於鼻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慢性肝炎,肛門周圍炎,大便秘結;外用治外痔,急性乳腺炎,黃水瘡,癤腫,皮癬。本品有小毒,內服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