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有一些關於中性粒細胞的常識,而且。我們都知道,中性粒細胞在血液的非特異性細胞免疫係統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處於機體抵禦微生物病原體,特別是在化膿性細菌入侵的第一線,當炎症發生時,它們被趨化性物質吸引到炎症部位。
中性粒細胞具有很強的趨化作用和吞噬功能,當病原體在局部引發感染時,它們可迅速穿越血管內皮細胞進入感染部位,對侵入的病原體發揮吞噬殺傷和清除作用。中性粒細胞表麵具有IFc受體和補體C3b受體,也可通過調理作用促進和增強其吞噬殺菌作用。
見於傷寒、副傷寒、麻疹、流感以及其他病毒感染等傳染病以及化療、放療、物理化學因素損傷等。某些血液係統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脾功能亢進、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除了在抗感染中起重要的防禦作用外,中性粒細胞可引起感染部位的炎症反應並參與寄生蟲感染引發的變態反應,從而引起免疫病理損害。抗體直接作用於組織或細胞上的抗原,中性粒細胞通過其Fc受體與靶細胞表麵的IFc段結合,發揮ADCC作用,從而導致細胞毒型變態反應損害;當抗原抗體比例適合而形成19S大小的免疫複合物,不易被吞噬,沉積於毛細血管壁,激活補體,吸引中性粒細胞至局部。
中性粒細胞通過Fc受體和C4b受體與免疫複合物結合並吞噬。吞噬過程中脫顆粒,釋放出一係列溶酶體酶類,造成血管和周圍組織的損傷;在IE介導的速發型變態反應的部位,也有中性粒細胞的聚集,說明中性粒細胞也參與了速發型變態反應導致的病理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