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診斷,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重視診斷才能夠采取對症的治療以及應對措施,其中就包括血象以及骨髓象的檢查,通過這些方法明確診斷病情狀況,科學治療。
(1)血象
1、白細胞及分類:白細胞多<2×10^9/L;中性粒細胞≤0.05×10^9/L,淋巴細胞比例明顯增高。
2、血紅蛋白及紅細胞:為正色素性正細胞貧血。患者經大量輸血雖血紅蛋白有所提高,但維持時間 短,很快下降。
3、網織紅細胞:網織紅細胞在外周血液中的數值可反映骨髓紅細胞的生成功能,對再障的診斷和觀察治療反應均有重要意義。急性型網織紅細胞低至0,多數病例在0.5%以下。
4、血小板:多數在15×10^9/L以下。
(2)骨髓象
①多部位增生減低或重度減低,粒、紅細胞係明顯減少,淋巴細胞相對增多。
②粒細胞係減少以成熟粒細胞為主。
③紅細胞係統減少,比例下降,以晚幼紅細胞-“炭核”為主,成熟紅細胞形態多無明顯變化。
④漿細胞、組織嗜堿細胞、組織細胞等比例增多。
⑤絕大多數患者骨髓找不到巨核細胞。
(3)診斷標準
國內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亦稱SAA-I型)的診斷標準:
⑴臨床表現:發病急,貧血呈進行性加劇;常伴嚴重感染,內髒出血。
⑵血象:除血紅蛋白下降較快外,須具備以下駐項中之兩項:
①網織紅細胞小於1%,絕對值小於15×10^9/L;
②白細胞明顯減少、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小於0.5×10^9/L;
③血小板小於20×10^9/L。
⑶骨髓象:
①多部位增生減低,三係造血細胞明顯減少,非造血細胞增多。如增生活躍須有淋巴細胞增多;
②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細胞及脂肪細胞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