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是我們身體正常的一種排泄方式。出汗可以幫助我們排出身體當中多餘的廢物和水分,從而促進新陳代謝的活動。出汗也可以幫助身體進行散熱,保持體溫正常。但是如果一直冒虛汗的話,並且不是在正常的溫度下,大家就要注意了。因為這種情況,很可能是我們的身體出現了狀況。
中醫學認為,過量出汗,顯示身體虛弱,陰陽失去平衡。陰分極度不足,陽火相對旺盛,出現一種陰熱的情況,即整個人、特別是手心及腳心發熱,但體溫卻正常。身體溫若長期處於陰熱的狀態,便會無故出汗,即所謂的「陰虛盜汗」。此外,若脾腎虛寒,亦會大量出汗,特別是多手及腳汗。
我們發燒感冒時,亦會大量出汗,幫助身體散熱,這是正常的現象。不過,須注意的是,若汗流不絕,同時一陣發熱,一陣發冷,又疲憊不堪,可能感冒菌已侵內髒器官(即「外感傳裏」),此時應馬上求醫,切勿延誤。
身體無故大量出汗固然不好,但應出汗時而不出汗亦不妙,顯示氣血不足,身體虧虛,以致微絲血管閉塞,新陳代謝減慢。
出虛汗,中醫稱自汗、盜汗,是由於陰陽失調,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的病證。不因外界環境影響,日間時時汗出,活動益甚者為自汗,睡時汗出,醒後汗止者為盜汗,又稱寢汗。《內經》對汗的生理、病理已經有所認識。《素問·宣明五氣》: “五髒化液,心為汗。”《靈樞·決氣》: 。腠理發泄,汗出溱漆,是謂津。”指出了汗乃血液化生,與心關係密切,有“汗為心液”之說。關於出汗的原因,《內經》認為是陽氣蒸迫陰氣所致,同時,還談到了多汗、寢汗、灌汗、絕汗等出汗異常病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