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人還不知道,竹筍也是一種可以食用的植物,而且味道非常棒,竹筍的營養價值非常高,烹飪方法也非常豐富,既可用竹筍來做湯,也可燒菜,能做出許多誘人的美味佳肴,竹筍燒豬肉,竹筍鯽魚湯,竹筍炒肉等,都是非常典型的做法。那麼,竹筍炒肉的做法比較常見,竹筍炒肉的做法具體是怎樣的呢?下麵我們就來看看詳細的做法。
竹筍炒肉的做法
竹筍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食品,它的烹飪方法有很多,其中,竹筍炒肉是比較典型的一種做法,而竹筍炒肉也根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可分為多種做法。那麼,竹筍炒肉的做法到底有哪些種類呢?下麵我們就介紹兩種常見的做法,以供大家參考。
竹筍炒肉做法一
準備:
1、竹筍剝殼,放在水中燒開三五分鍾去澀,撈出,涼後切去較老的部分,然後將嫩的部分切粗絲
2、肉絲加入鹽、味精、澱粉、水攪拌均勻
3、黑木耳浸泡,洗淨,去硬的部分,然後撕成小片
做法:
鍋內入油,油熱爆香大蒜末,加入竹筍絲黑木耳煸炒,加肉絲,加鹽,加水燒開轉小火,燜煮三五分鍾,加味精調味,淋麻油翻勻即成。注意:1、這兩天的竹筍還比較嫩,過一段時間就不能吃了。賣菜的跟我說,現在的這種筍叫“普濟”筍,肉質厚而且嫩,很好吃的。2、竹筍配上肉絲加上黑木耳,營養較全麵,味道也很鮮美。
竹筍炒肉做法二
原料
主料:豬通肌250克。 2.配料:淨冬筍150克。
調料:雞蛋清1個,小蔥末10克,薑末10克,芝麻油(香油)5克,精鹽2克,紹酒10克,味精1克,
製作過程
1.將淨豬通肌片成薄片,切成4厘米長,0.3厘米寬的絲,放入水30克,雞蛋清、紹酒、鹽0.5克、濕玉米粉,拌均勻,打上筋(如打不上筋滑油時會脫漿)放入冷藏冰箱2~3小時,將冬筍切成比肉絲略細一點的絲,放入沸水鍋裏焯一下,放入涼水泡一會兒,控淨水分待用。
2.鍋置火上,(溜鍋,將鍋燒熱滴點油倒出,再放涼油,這樣不沾鍋)放植物油燒至五成熱,將肉絲(注:肉絲在冷藏冰箱取出在常濕下夏天放1小時,冬天2~3小時,春秋1個半小時左右),下鍋滑油,用手勺推開,待肉絲挺身變白色時,立即倒入漏勺瀝油(注:如肉絲變白色時不及時出鍋瀝油就會影響菜肴的口感)。取一隻小碗放入醬油、水、精鹽、濕生粉、味精,兌成碗汁。
3.在原鍋餘油中,放入薑末、冬筍絲略煸,倒入肉絲、碗汁顛翻幾下,淋上芝麻油起鍋裝盤,撒上蔥末即成。
營養價值:豬肉具有滋陰、潤燥的功能。竹筍有祛熱化痰、解渴益氣、爽胃等功效。肥胖症、脂肪肝、皮脂腺囊腫患者宜常吃此菜。對糖尿病、水腫、積食、便秘、積痰、咳嗽、瘡瘍等症有輔助療效。
竹筍的營養價值
竹筍,在我國自古被當作“菜中珍品”,在營養上,過去有不少人認為,竹筍味道雖然鮮美,但是沒有什麼營養,有的甚至認為“吃一餐筍要刮三天油”。這種認識是不準確的。竹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C。每100g鮮竹筍含幹物質9.79g、蛋白質3.28g、碳水化合物4.47g、纖維素0.9g、脂肪0.13g、鈣22mg、磷56mg、鐵0.1mg,多種維生素和胡蘿卜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而且竹筍的蛋白質比較優越,人體必需的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質代謝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穀氨酸和有維持蛋白質構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為優良的保健蔬菜。
中醫認為竹筍味甘、微寒,無毒。在藥用上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竹筍還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的特點,食用竹筍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去積食,防便秘,並有預防大腸癌的功效。竹筍含脂肪、澱粉很少,屬天然低脂、低熱量食品,是肥胖者減肥的佳品。養生學家認為,竹林叢生之地的人們多長壽,且極少患高血壓,這與經常吃竹筍有一定關係。
尤其是江浙民間以蟲蛀之筍供藥用,名“蟲筍”,為有效之利尿藥,適用於浮腫、腹水、腳氣足腫、急性腎炎浮腫、喘咳,糖尿病、消渴煩熱等,嫩竹葉、竹茹、竹瀝均作藥用。
可見,竹筍的吃法是比較多的,而竹筍炒肉的做法也是比較豐富的,具體怎樣吃,怎樣做,大家也可以靈活一些,根據自己的愛好,以及家人的建議,來製作更加美味香甜的竹筍,竹筍不但烹飪方法多,而且營養價值豐富,食療作用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