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肩不舉的治療方法

作者:養生小編  時間:2017-01-09 14:47:24  來源: 大眾養生網

人們不喜歡去醫院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心理,但是沒有定期體檢對於身體健康的維持是很不利的。如果有定期體檢,一般不會出現胸痹肩不舉,更不會在胸痹肩不舉中晚期才發現。如果發現的早,一般不會對健康構成威脅。

  王氏”刺血療法穴位經驗總結疾病 主穴 輔穴頭痛 太陽(顳淺V) 後頭痛委中,頭項痛尺澤,頭頂痛印堂血管性頭痛 太陽,曲澤(貴要V) 尺澤,印堂,魚尾腦血管意外 太陽,曲澤,委中(膕V) 委陽,腰腧,陽交,手足局部腦外傷後遺症 太陽,印堂 陽交(脛前V)風濕性關節炎 肩尺澤,肘曲澤,腕中禇、陽池, 髖環跳、委陽,膝足三裏、陰陵泉,踝足背。肩周炎 尺澤,外關 局部,曲池,曲澤,肩俞,肩貞坐骨神經痛 腰俞(椎外V叢),委中 委陽,陽交,環跳,丘虛急性腰扭傷 腰陽關,局部 委中慢性腰痛 腰陽關,腰俞 風市,上繆,長強,委中頸椎病 太陽,尺澤(肘正中V) 大椎,委陽(小隱V)五官疾病 太陽 印堂,聽宮,陽白麵癱 太陽,下關,陽白 魚尾,四白,地創,頰車三叉神經痛 太陽 地創,頰車蕁麻疹 曲澤,委中 曲池乳房腫塊 曲澤 局部腱鞘炎 局部 合穀,曲澤,尺澤,列缺骶髂關節炎 腰俞,委中,陽交(均為左側) 不孕證 腰陽關,曲澤,陰陵泉 遺尿症 腰俞,腰陽關,太陽 取穴原則:最常用的穴位:頭部的太陽,上肢的曲澤,下肢的委中。血絡:指皮下淺部V血管。太陽、太陰、厥陰三經為多血少氣,宜刺血。

  常選取四肢肘關節、膝關節以下的穴位處的血絡來治療頭麵、軀幹疾病。腰以上者,手太陽陽明皆主之;腰以下者,足太陰陽明皆主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膕。曲澤:在掌麵肘橫紋之內側處,取血絡。尺澤:伸肘,在肘窩橫紋之外側處,取血絡。

  程莘農針灸處方集萃 病證選穴部分中風(腦血管意外)急症昏迷不省,取人中、內關、極泉、足三裏、三陰交。益陰扶陽、醒腦開竅,人中刺法需令患者淚出,極泉刺法至肢體活動效佳。中風後遺半身不遂,初起治療取陽經八穴,上肢為肩髃、曲池、外關、合穀,下肢為環跳、陽陵泉、懸鍾、昆侖。陽經取穴,陽主動,意在恢複肢體功能。後期治療取配陰經腧穴,協調陰陽,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口眼渦斜(麵神經炎)取睛明、四白、地倉、頰車。睛明刺法沿眼眶邊緣直入0.8-1.5寸忌撚轉提插;地倉刺法透向頰車。心開竅於舌,舌強失語,取廉泉、啞門及心經絡穴通裏。胸痹(冠心病)取內關、膻中。振奮心陽,宣暢氣機。癲狂(精神分裂症)取大陵、神門、內關、百會、四神聰保心寧神,開竅益智,癲證刺宜平補平瀉法,狂證刺宜瀉法。胃脘痛(胃炎、潰瘍病、胃神經官能症)取中脘、內關、足三裏,寬胸降逆,和胃止痛。單腹脹取氣海、公孫、足三裏,健脾理氣,散痞消脹。

  消渴(糖尿病)取然穀、腎俞、三陰交,益腎滋陰生津。泄瀉(急性腹瀉、慢性腹瀉、消化不良性腹瀉)取天樞、中脘、足三裏,振奮脾陽,健運止瀉。泄瀉治療宜針灸並用。疝氣取關元、五裏、曲泉、太衝,疏肝理氣止痛。痿證(急性脊髓炎、進行性肌萎縮、重症肌無力)取手、足陽明經腧穴為主,配筋會陽陵泉、髓會懸鍾,通調經氣,補養氣血,濡潤筋骨。本證療程較長,同時配合皮膚針輔助治療。上肢痿證沿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陰肺經輕打扣刺;下肢痿證沿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輕打扣刺。癔病性癱瘓取足跟赤白肉際或足心部,刺法透向湧泉,每收立杆見影之效。流感、猩紅熱、肺結核、瘧疾取大椎。大椎為諸陽之會,殺菌消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腧穴。五髒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因此治療目疾多采取多經取穴的方法。上瞼下垂取陽白、頭臨泣、陰陵泉、三陰交。

  青少年近視取風池、睛明、四白、合穀、光明、三陰交、太衝。老年性白內障取四白、養老、曲池、太衝。鼻淵(慢性鼻炎、慢性副鼻竇炎)取迎香、上星、通天、合穀、列缺,宣肺清熱通竅。偏頭痛取頭維、太陽、率穀、足臨泣,疏解少陽,活絡止痛。耳聾分虛實兩類,耳聾實證取聽宮、翳風、液門、俠溪、太衝,利膽疏肝,開閉通竅,刺宜瀉法。耳聾虛證多責之於腎,取腎經腧穴為主,並隨症酌加上穴,益腎複聰,刺宜補法。中醫辨證,西醫辨病,病證相參是筆者施治選穴的一個準則。

  症狀取穴部分竅閉不開選百會。 百會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升清舉陷,醒腦開竅,筆者言:“一竅開百竅開”,百會刺法宜輕淺。大凡風症取風池。 風池係手足少陽,陽維之會,既疏散外風,又平熄內風,此穴內外兼治。迎風流淚,目閉不利取睛明。 睛明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蹻,陽蹻之會,祛風司目之啟閉。頭目昏脹取攢竹。 攢竹能跟清利頭目,其刺法似蜻蜓點水。喉痹暴喑臨近選穴取天鼎。 天鼎位於結喉旁。口苦取陽陵泉。口臭取大陵。痰中帶血取尺澤。

  小兒弄舌取手三裏。經絡閉阻,不通則痛。上肢疼痛取合穀,外關。合穀為手陽明大腸經原穴,外關為手少陽三焦經絡穴,原絡相配治療上肢疼痛。下肢疼痛取昆侖,懸鍾。昆侖為足太陽膀胱經經穴,懸鍾為足三陽之大絡,髓之會穴,經會穴相配治療下肢疼痛。周身疼痛取曲池、大包。曲池為手陽明大腸經合穴,大包為脾之大絡,陽明太陰為氣血生化之源,營養周身通灌四旁。鎮痛諸穴,刺宜瀉法,並於留針過程中行針1-2次,多有針起痛止之功。筋脈失其氣血濡潤則攣急,四肢拘攣取尺澤、曲泉、陽陵泉。三穴分別為手太陰肺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的合穴,肺主氣朝百脈,肝主筋而藏血,膽為中正之官以緩急,三穴相配,如矢中的。手足震顫取手三裏、足三裏。陽明者水穀之海也,滋水涵木,熄風止顫。足背厥冷取厲兌,胃經井穴,溫煦足脛。足跟疼痛取大鍾,腎經絡穴,通經止痛。《素問·調經論》:“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合穀調氣,太衝和血,調和氣血取合穀,太衝。

  足三裏補氣,三陰交益血,補益氣血取足三裏,三陰交。皮膚搔癢取曲池,血海。清熱涼血,祛風止癢。脾約便秘取大橫,大橫為足太陰,陰維之會。汗為心之液,陽虛自汗取內關、足三裏以益氣固表。陰虛盜汗取內關、複溜以斂陰止汗。氣虛則麻,血虛則木,指趾麻木係中風先兆,上肢麻木取外關、後溪。下肢麻木取中瀆、懸鍾。尿檢化出現紅血球取血海,出現白血球取大椎、足三裏,出現蛋白取陰陵泉、三陰交。 程莘農以前是開方的中醫先生,解放後從事針灸,所以他的基礎非常好,針灸的一些東西,看起來平淡無奇,但很管用。

  金針王樂亭--中風十三治法中風十三治是王樂亭老醫生從事針灸臨床50年中,經大量的實踐,探索,驗證,對各類型中風的患者,找出有效的穴位,逐漸積累、歸納,考證療效,形成精確、合理的十三套配穴處方。

  1、 針灸預防中風以及它病手足十二針:曲池、合穀、內關、陽陵泉、足三裏、三陰交。雙側十二穴灸法預防精確選定氣海、關元。春夏相交灸氣海(一名丹田,丹田就是爐灶,它能補陽虛,陽虛指的是氣火不足),每日灸7壯,灸7次。夏秋相交灸關元(一名血海,因其穴在下腹內,男藏精,女儲血,故名血海)。它能補陰虛,陰虛指的是精血虧損。每日灸7壯,灸7次。功效:平陰陽,和髒腑,調氣血,通經絡人在未得中風時,一兩個月前,或三四個月前,不時手大指食指麻木,或足腿發酸麻,良久方解,發麻側為將中風之候。如無以上情況,有高血壓得人不時頭暈,也可用此法預防。或用滋陰益肝腎得藥,再保守元陽,也能預防。

  2、 中風閉證【形狀】忽然昏倒,喊叫不知,口噤,麵赤,氣粗,痰鳴,手握,二便閉阻,脈象弦勁滑實。【治法】開關通竅,泄熱降痰。先用鋒針刺百會、四神聰、手十二井穴出血,後用毫針刺瀉人中、風府、頰車、合穀、勞宮、太衝、湧泉補。

  3、 中風脫證【形狀】忽然昏倒,不省人事,麵白,目閉,口張,氣憋,自汗,肢體涼,脈微細如無,或無脈。【治法】回陽固脫,溫腎複脈。先灸神闕,(一名生門),用炒鹽將肚臍填平,上敷薑片用大艾柱數十壯至百壯,並灸氣海、關元二穴,亦用大艾炷灸數十壯至百壯,以體溫脈複為度。如不效即轉院搶救。上述脫證:如現麵色蒼白,汗大泄,四肢厥逆,眼閉肝絕,口張脾絕,氣憋或有痰聲肺絕,手撒心絕,遺尿腎絕,如現一二髒脫絕或可救,若現五絕無脈必死不治。

  4、 真中風中經絡-風中絡脈-輕型【形狀】症現發熱惡寒,口眼歪斜,半麵肌肉麻痹,口漏水,眼流淚,咀嚼不利。【治法】針未歪之麵側【用穴】人中、承漿、地倉、頰車、顴髎、陽白、四白、大迎、合穀。

  5、 真中風中經絡-風中絡脈-重型【形狀】症現口歪甚,流涎漏水,不能吸煙噴水,眼不能閉流淚,半臉麻木,頰塞飯,舌尖歪,額紋不起。【治法】逐瘀血絡,解表散風。【用穴】陽白透魚腰,四白透承泣,太陽透顴髎,攢竹透絲竹空,地倉透頰車,口禾髎透巨髎,曲池、合穀、列缺。

  6、 真中風中經絡-風中經脈-輕型【形狀】症狀見頭重腳輕,半身沉麻無力,走路歪斜,或半身不遂,無其他症狀。【治法】調氣血,通經絡,驅風散邪,健強運動功能【用穴】曲池、內關、合穀 陽陵泉、足三裏、三陰交,先針健側,後針患側,手法先補後瀉。

  7、 真中風中經絡-風中經脈-重型【形狀】症見頭暈口歪,麵紅目赤,語言謇澀,半身不遂。【治法】清頭麵風熱,調氣血,通經絡,驅風散邪,健強運動功能【用穴】百會、風府、風池、肩井、肩髃、曲池、合穀、列缺、環跳、委中、陽陵泉、絕骨、丘墟、太衝,針患側,手法先瀉後補風中經脈輕重型兩套穴,輪換使用,留針30分鍾。類中風中髒腑病因病機為勞倦過度,由於忿怒,腎陰虧損,水不含木,肝陰虛弱,肝陽偏勝,上結風火交煽,病成肝風內動所致。

  8、 類中風中髒腑-風入陽中腑-輕型【形狀】多著四肢,頭暈,眼花,口苦,舌幹,言謇、語澀,半身麻木,手足癱瘓。【治法】滋陰平肝,降熱清腦,調和腸胃,生長氣血,強壯肢體,恢複健康。【用穴】百會、風府、中脘、章門、曲池、內關、合穀、足三裏、陽陵泉、三陰交。

  9、 類中風中髒腑-風入陽中腑-重型【形狀】症狀見不思飲食,二便阻隔,六腑不調,腸胃虛弱,消化不良,其餘症狀同上。【用穴】六腑俞對刺,先健側後患側,手法同補。

  10、 類中風中髒腑-風入於陰中髒-輕型【形狀】多滯九竅,是陰虛陽實,內傷說起,語言謇澀,口眼癡呆,半身麻沉,手足拘攣,上肢不能抬舉,下肢強直,此乃陰虛體弱,五髒虛衰。【治法】從陽引陰法【用穴】五髒俞、膈俞

  11、類中風中髒腑-風入於陰中髒-重型【形狀】舌強不語,口流涎,起坐翻身需人扶持,其餘症狀同上。【治法】陽虛氣弱,五髒虛衰,不能容養全身,以從陰引陽法,宜內髒腑募穴。【用穴】巨闕、中脘、關元、中級、中府、期門、章門、京門、天樞。舌強不語,加啞門、中衝。舌緩不語,加風府、通裏。

  12,陳舊型【形狀】中風後遺症,久治不愈,年深日久,氣血瘀滯,經絡不通,上肢軟弱,肩不能抬舉,肘不能伸屈,手不能持握,下肢拘急,強直無力,行動困難等。【治法】調氣血,通經絡,壯筋骨,利關節。【用穴】風池、肩井、肩髃、曲池、尺澤、合穀、中渚,環跳,風市、陽陵泉、陰交,絕骨,丘墟,太衝。上午針健側,下午針患側,手法都用補。

  13、頑固性【形狀】中風後遺症治療不當,拖延日久,大筋軟短,小筋馳長,肩脫,肘攣,腕垂,手握,胯、膝、踝、強直,腳內翻,馬蹄足,走路瘸拐,腳或蹭地。【治法】貫通皮、脈、肉、筋、骨,舒筋利節。【用穴】肩髃透臂臑,腋縫透胛縫,曲池透少海,外關透內關,陽池透大陵,合穀透勞宮,環跳透風市,陽關透曲泉,陽陵泉透陰陵泉,絕骨透三陰交,昆侖透太溪,太衝透湧泉,丘墟透申脈。王樂亭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又為五髒六腑之根。人的生命、身體健康,必有水穀之精氣,內沙陳五髒六腑,外營養皮脈肉筋骨。若補脾胃增加飲食,達到全身強壯起來,比補腎勝強多矣。調脾胃和胃腸用穴上脘、中脘、下脘、氣海、關元、天樞、章門、內關、足三裏、三陰交。手法:撚針用補,留針30分鍾。

  頸椎病治療病案。

  本人遼寧中醫藥大學碩士,畢業年餘,求職無果,有誌加入醫院,無奈收費太高,條件有限無法承擔。有懸壺之心,但無濟世之路,遂嚐獨立經營,針灸之道鑽研5年餘,小有心得,不敢藏私,與諸位年兄弟分享。 魏某,36歲,自述頸項僵硬3年餘,陰天下雨之前,頸部略有疼痛,無片子,沒去醫院做過檢查,我們幹個體的經常碰到這樣的病人,但是無奈個體條件有限隻能完全從中醫角度辨證治療。本人認為是頸部經絡收風寒之邪氣,說來慚愧,吾輩遂習岐黃之道,但大多西化嚴重,兄弟亦然,無片無治療,但無奈條件有限,隻能以權益之計,先用先前導師所傳之經驗穴位應付,液們,中瀆,2穴對穿之,次日複診,患者自述效果很好要求依照本方法治療,一日一針,半月後痊愈,僵硬感消失,陰天下雨亦無征兆。

  一針治愈腰骶疼痛。 一中年男子腰骶疼痛。骶部s1.2椎及小腸腧附近有按痛。小便不利。苔白脈細。針右下巨虛。用動氣法。立既止痛。 複診。隻有小便不暢。針關元。下巨虛。不複診。

很多人在得病後也未能做到及早治療,這是很不應該的,了解胸痹肩不舉的治療方法並抓緊治療是很有必要的。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