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鼠疫的發病率比較低數,是指通過鼠疫杆菌而流傳的一種傳染性疾病,人一旦患病以後,會導致發熱,引起嚴重的毒血症的症狀表現。會導致淋巴結腫大,引起嚴重的肺炎,導致出血等等,在解放前曾經多次流行,病死率比較高,近些年來,隨著衛生條件的改善,這種疾病發病率已經非常的低了。
臨床表現
1.潛伏期
腺型2~8天;肺型數小時至2~3天;曾經預防接種者可延至9~12天。
2.症狀體征
(1)輕型有不規則低熱
全身症狀輕微,局部淋巴結腫痛,偶可化膿,無出血現象,多見於流行初、末期或預防接種者。
(2)腺型最多見
常發生於流行初期。急起寒戰、高熱、頭痛、乏力、全身酸痛偶有惡心、嘔吐、煩躁不安、皮膚淤斑、出血。發病時即可見蚤叮咬處引流區淋巴結腫痛,發展迅速,第2~4天達高峰。腹股溝淋巴結最常受累,其次為腋下、頸部及頜下。由於淋巴結及周圍組織炎症劇烈,使呈強迫體位。如不及時治療,腫大的淋巴結迅速化膿、破潰、於3~5天內因嚴重毒血症、繼發肺炎或敗血症死亡。治療及時或病情輕緩者腺腫逐漸消散或傷口愈合而康複。
(3)肺型可原發或繼發於腺型
多見於流行高峰。肺鼠疫發展迅猛,急起高熱,全身中毒症狀明顯,發病數小時後出現胸痛、咳嗽、咳痰,痰由少量迅速轉為大量鮮紅色血痰。呼吸困難與發紺迅速加重。肺部可以聞及濕性囉音,呼吸音減低,體征與症狀常不相稱。未經及時搶救者多於2~3天內死於心力衰竭、休克。臨終前高度發紺,皮膚常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稱。
(4)敗血症可原發或繼發。
原發者發展極速,全身毒血症症狀、中樞神經係統症狀及出血現象嚴重。迅速進入神誌不清、譫妄或昏迷、搶救不及時常於24小時至3天內死亡。
(5)其他少見類型
①皮膚型疫蚤叮咬處出現疼痛性紅斑,迅速形成皰疹和膿皰可混有血液,可形成癤、癰。其表麵被有黑色痂皮,周圍暗紅,底部為堅硬的潰瘍,頗似皮膚炭疽。偶見全身性皰疹,類似天花或水痘。②眼型病菌侵入眼部,引起結膜充血、腫痛甚至形成化膿性結膜炎。③咽喉型病菌由口腔侵入,引起急性咽炎及扁桃體炎,可伴有頸淋巴結腫大,可為無症狀的隱性感染,但咽部分泌物培養可分離出鼠疫杆菌,多為曾接受預防接種者。④腸炎型除全身症狀外,有嘔吐、腹痛、腹瀉、裏急後重及黏液便、糞便中可檢出病菌。⑤腦膜炎型可為原發或繼發,有明顯的腦膜刺激症狀,腦脊液為膿性,塗片及培養可檢出鼠疫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