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動脈瘤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外科手術。傳統手術治療原則為切除動脈瘤、維持正常的腎功能。方法包括腎動脈瘤切除結合原位修補、自體靜脈或人工血管間位移植或轉流;離體低溫灌注、腎動脈瘤切除並修補、自體腎移植等。近年來介入治療因其創傷小、效果顯著、簡單安全的特點,已經部分替代手術方法,成為腎動脈瘤首選。方法包括動脈瘤栓塞、覆膜支架腔內隔絕等。
病因
1.動脈壁結構損傷
嚴重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腎動脈內膜潰瘍、中層退行性變、彈性纖維斷裂及動脈狹窄後擴張;先天性纖維肌性發育不良和艾-當綜合征(EDS)相關的彈力層薄弱、血管脆性增加等均可造成動脈瘤形成。
2.損傷
腰部的鈍擊傷、貫通傷,以及穿刺活檢、插管等醫源性損傷,導致腎動脈管壁完整性受損,導致動脈瘤形成。以夾層和假性動脈瘤多見,特別是右腎位置偏低,容易受到創傷的打擊。由於假性動脈瘤壁由纖維和炎性組織構成,極易破裂。
3.自身免疫疾病
如膠原血管病、多發動脈炎,與結核、梅毒相關的免疫反應等。常見於腎內型,大多為多發或雙側發病。
高血壓是腎動脈瘤最常見的症狀,臨床特點為血壓持續性升高,以舒張壓升高更為明顯,一般藥物難以控製,常有頭暈頭痛、胸悶心悸、惡心嘔吐等症狀。原因與動脈狹窄、微小腎梗塞、分支受壓導致腎髒血流灌注減少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