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部治療
以消炎、殺菌、幹燥為原則,可剪去毛發後外搽含抗生素的酊劑、2.5%碘酊或5%白降汞、10%魚石脂軟膏或百多邦軟膏或1%新黴素或利福平軟膏等。
(二)全身治療
1.保持清潔衛生,避免搔抓、摩擦。複發性毛囊炎患者應注意有無糖尿病、貧血或全身疾病,若有應予以相應治療。患者應忌酒及辛辣刺激性飲食。
2.根據病情輕重適當選用磺胺類藥物如複方新諾明或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黴素、慶大黴素、先鋒黴素及卡那黴素等。
3.對頑固性反複發作的毛囊炎,可注射丙種球蛋白,亦可注射自家菌苗或多價葡萄球菌菌苗。有人提倡采用注射多價葡萄球菌菌苗來治療複發性毛囊炎,理由是雖然注射自家菌苗有一定療效,但需要一定條件,費時費力,而多價金葡菌菌苗對於各種皮膚金葡菌有相對特異性且療效較好,可成批製備,無明顯副作用。具體方法:在上臂三角肌處皮下注射菌苗,第一次0.5ml,以後每次1ml,每周注射1次,5次為一療程,有效後連續注射2~3個療程。注射後局部可能有輕度紅腫反應。若紅腫顯著,則應減少注射量,並緩慢遞增。
(三)物理療法
可選用紫外線、超短波等,早期應用,效果較佳。
(四)中醫藥治療
中醫稱本病為"發際瘡"。認為係體內蘊積濕熱,外受風、毒之邪引起。常分兩種證型論治。
①熱毒證:頸項發際多發紅疹,有小膿頭,疼痛明顯,舌紅,苔黃。治宜清熱解毒、祛風勝濕。方用五味消毒飲合防風通聖散加減。
②氣虛邪實證:素體虛弱,麵色眈白,瘡色淡紅,間有膿頭,疼痛不著,反複發作;或見小瘡硬結,瘡色暗紅,舌質黯有瘀斑。治宜益氣解毒,兼以活血通絡。可用黃芪15g、黨參10g、當歸10g、天麥冬各10g、地丁30g、野菊花10g、赤芍10g、桃仁10g、忍冬藤15g、皂刺10g。也可服中成藥補中益氣丸合小敗毒膏。
外治法:
①金黃散適量,植物油調敷。
②隔蒜灸療法:將蒜切成約0.2cm厚的薄片,鋪於患處,蒜片上置艾柱,可連灸10柱,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③刺血加點刺拔罐療法:取委中穴,用毫針點刺出血;患處化膿瘡口周圍先用毫針點刺,再撥火罐,每隔2~3天治療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