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許多藥學著作中,吳茱萸湯總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早在很久之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把它投入到醫學中了,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它的一些相關信息。
【處方】 桔梗(去苗)、防風(去苗.叉)、幹薑(炮)、甘草(炙)、當歸(去苗.微炒)、細辛(去苗),各半兩;熟幹地黃三分,吳茱萸(湯洗七遍.微炒)二兩。
【炮製】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治婦人髒氣本虛,宿挾風泠,胸膈滿痛,嘔吐惡心,飲食減少,身麵虛浮,惡寒戰栗,或泄痢不止,少氣羸困,及因而生產,髒氣暴虛,邪冷內勝,宿疾轉甚,並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八分,細濾去渣,熱服,空心,食前。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 吳茱萸6克(湯洗七遍)人參4克 生薑8克 大棗12枚(擘)
【功能主治】 溫中補虛,降逆止嘔。治胃中虛寒,食穀欲嘔,或嘔而胸滿,少陰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厥陰頭痛,吐涎沫。
【用法用量】 上四味,以水1升,煮取400毫升,去滓,溫服100毫升,日服三次。
【備注】 方中吳茱萸溫肝暖胃,散寒降濁為君;重用生薑辛散寒邪,溫胃止嘔為臣,人參、大棗補虛益胃,甘緩和中,共為佐、使。諸藥合用,共奏溫補降逆之功。
【摘錄】 《傷寒論》
【處方】 吳茱萸6克 防風 桔梗 幹薑 甘草 細辛 當歸各3克 幹地黃9克
【製法】 上八味,哎咀。
【功能主治】 養血溫經散寒。治婦人先有寒冷,胸滿痛,或心腹刺痛,或嘔吐食少,或下痢,呼吸短促,產後益劇者。
【用法用量】 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
【摘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三
【處方】 吳茱萸 半夏 小麥各9克 甘草 人參 桂心各3克 大棗20枚 生薑24克
【製法】 上八味,哎咀。
【功能主治】 治久寒,胸脅逆滿,不能食。
【用法用量】 以酒500毫升,水3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摘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六
【處方】 吳茱萸(湯淘,炒)厚樸(生薑製)官桂(去皮)幹薑(炮)各60克 白術 陳皮(去白)蜀椒(去子)各15克
【製法】 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 溫陽運脾,理氣消脹。治陰盛生寒,腹滿臏脹,常常如飽,飲食無味。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生薑3片,同煎至240毫升,去滓,空腹時溫服。
【摘錄】 《宜明論方》卷一
【處方】 半夏(薑製)吳茱萸 川芎 炙甘草 人參 白茯苓 白芷 廣陳皮各等分
【製法】 上銼為末。
【功能主治】 治厥陰經頭風頭痛,四肢厥冷,嘔吐涎沫。
【用法用量】 加生薑3片,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後服。
【摘錄】 《審視瑤函》卷三
【處方】 當歸 肉桂 吳茱萸 丹皮 半夏(製)麥冬各6克 防風 細辛 槁本 幹薑 茯苓 木香 炙甘草各3克
【功能主治】 祛風散寒,溫經止痛。治婦女經行腹痛,胞中不虛,惟受風寒為病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醫宗金鑒》卷四十四
【處方】 黃芪40克,川芎40克,炙甘草60克,吳茱萸(湯泡)20克。
【功能主治】 益氣固胎。主氣血兩虛。
【用法用量】 上為末,每服8克,溫酒調下。
【摘錄】 《衛生寶鑒》卷十八
看了上麵的文章我們知道,吳茱萸湯結合了幾種中藥材的功效,將治病和調理身體進行了完美的融合。但要注意的是吳茱萸湯也是藥,所以食用的時候一定要謹遵醫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