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多因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攝血液等作用。脾虛則運化失常,並可出現營養障礙,水液失於布散而生濕釀痰,或發生失血等症。看看脾虛症狀都有哪些?治療方法有哪些?
病因
1.脾氣虛:多因飲食不節,或勞倦過度,或憂思日久,損傷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體虛弱。
2.脾陽虛:多因脾氣虛衰進一步發展而成,也可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或因寒涼藥物太過,損傷脾陽,或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3.中氣下陷:中氣亦指脾氣。脾氣上升,將水穀精微之氣上輸於肺,以榮養其他髒腑,若脾虛中氣下陷,可出現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症。
4.脾不統血:脾氣虛弱,不能攝血,則血不循經。
西醫認為,脾虛的原因例如中老年,牙齒鬆動、脫落,味覺減退;胃腸道平滑肌開始萎縮,彈性減低,蠕動變慢,食物在胃腸道中行進(消化)速度減慢,易於滯留;同時,胃腸道內的表麵的枯膜逐漸變薄,消化腺也逐漸萎縮,消化液分泌減少,對食物的分解能力降低。由於這些生理的變化,就造成了中老年人的脾胃逐漸衰弱,消化功能下降,從而發生了上述的種種不適。
分類
1.脾氣虛:腹脹納少,食後脹甚,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舌苔淡白。
2.脾陽虛:大便溏稀,納少腹脹,腹痛綿綿,喜溫喜節按,行寒氣怯,四肢不溫,麵目無華或浮腫,小便短少或白帶多而清晰色白,舌苔白滑。
3.中氣下陷:如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
4.脾不統血:多見於慢性出血的病證,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見脾氣虛弱的一些症狀。
症狀
脾虛嘔吐
【症見】飲食稍有不慎即易嘔吐,時作時止,胃納不佳,食入難化,脘腹痞悶,口淡不渴,麵白少華,倦怠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濡弱。
【病機病理】脾虛嘔吐為脾髒虛弱,胃氣上逆所致。
【治法】健脾和胃止嘔。
脾虛泄瀉
【症見】大便時溏時瀉,遷延反複,完穀不化,飲食減少,食後脘悶不舒,稍進油膩食物則大便次數增多,麵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
【病機病理】脾虛泄瀉由脾虛失運,濕注腸道所致。
【治法】健脾滲濕止瀉
脾虛水腫
【症見】身腫,腰以下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複,脘腹脹悶,食納減少,麵色不華,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質淡,苔白滑,脈沉緩。
【病機病理】脾虛水腫由脾虛水停,泛溢肌膚所致。
【治法】溫脾利水消腫。
脾虛出血
【症見】便血紫黯,甚則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氣短聲低,麵白無華,頭暈,舌質淡,苔薄白,脈細無力。
【病機病理】脾虛出血乃脾氣虛弱,血失統攝為罹。
【治法】健脾益氣攝血。
脾虛帶下
【症見】帶下綿綿,量多色淡黃或色白如涕唾,無臭,並且麵色淡黃,精神疲倦,不思飲食,腰酸腹墜,或下肢浮腫、便溏等。
【病機病理】脾主運化水濕,脾虛則運化無能,聚濕下注,傷及任、帶二脈而致。
【治法】健脾益氣,升陽除濕。
【方劑】完帶湯,或用白扁豆20克,向日葵瓤25克,水煎服。
脾虛經閉
【症見】經閉,常兼見飲食不振,痞滿,大便不實等症。
【病機病理】多因脾胃虛弱,健運失職,複為飲食所傷,飲食日見減少,導致生化之源不足,無血下達衝任胞宮而致經閉。
【治法】補脾胃、養氣血。
脾虛多涎
【症見】神疲,麵色萎黃,涎多清稀。
【病機病理】《證治準繩·幼科》:“小兒多涎,由脾氣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
【治法】補益脾氣
脾虛生風
【症見】以手足微搐,肢冷,昏睡露睛,口鼻氣微主證。
【病機病理】脾虛引動內風,多由吐瀉或藥、食損脾所致。《張氏醫通·諸風門》:“若體倦神昏不語,脈遲緩,四肢欠溫者,脾虛生風也。”
【治法】補脾祛風。
脾胃是人體納運食物及化生氣血最重要的髒腑,對脾胃病患者來說,食療亦不可缺少,但必須根據病人平素的體質和病情不同來選擇飲食,即所謂“辨證施食”,若平素脾胃虛寒的人,或寒證的胃痛、腹痛、泄瀉等,應多食性味辛熱的蔥、薑、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虛弱的人,宜食用紅棗、山藥、扁豆、芡實、蓮子肉等。若胃熱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幹寒生津之品;若氣機阻滯的病人,宜多食蘿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調料,茲將與脾胃病有關者,擇要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