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不振、口苦、氣、食欲不振、泛酸燒心等症狀都是由胃腸疾病引起的,如各種功能性或器質性的胃腸疾病。首先胃腸症狀不同,要到醫院消化科做係統檢查,發現或排除各種胃腸疾病或全身疾病,在排除或治療各類疾病的基礎上,應根據不同的胃腸症狀采取不同的飲食策略。
沒胃口
精神緊張、勞累、胃動力減弱(胃內食物無法及時排空)等都是導致食欲下降的功能性因素。
應對策略:調節情緒、放鬆精神、減緩生活節奏、及時休息,尤其要注意三餐要有規律、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增加戶外活動,多呼吸新鮮空氣。在飲食上強調品種多樣化,避免單調重複,注重食品的色、香、味、形,做到幹稀搭配、粗細搭配。此外,應避免食用粗纖維食物,以免影響胃排空。另外,三餐前禁止各種甜食或甜味飲料,否則會雪上加霜,讓原本虛弱的胃口變得更糟。
飲食和餐次選擇:可以用山楂、話梅、陳皮等來刺激食欲。水果方麵,草莓、橙子有一定的開胃作用,而葡萄、香蕉、荔枝等由於含糖較多,可能會降低食欲。調料可選番茄醬、咖喱汁、豆瓣醬、辣椒醬等,但不能太“刺激”,以免矯枉過正。不吃或少吃下列食物很重要,包括油炸食品、韭菜、生黃豆、奶油、甜的碳酸飲料等。也不提倡吃大量的花生、瓜子。
一飽足如
飯前感覺還挺餓,胃口也不錯,但吃了一小口就會感到上腹飽脹,食欲也隨之急劇下降,這就是所謂的“餐後早飽”。這主要是由於進餐後胃動力減弱,容納食物的能力較低,所以剛吃上一、兩口,就沒有“地方”能承受更多的食物了。
應對措施:加強胃動力,加速胃排空,增加胃的容納能力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飲食和飲食選擇:應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每天應采用“3+3”進餐法,即把正餐中的部分食物(如主食、酸奶、水果等)分開作為加餐,在總量不變的基礎上,每天6餐,主食不超過2餐,總攝入量約七分飽。禁止食用肥肉,油炸食品,粗纖維食品。吃飯時一定要把食物充分咀嚼後再咽下去。食欲不振,早飽症狀就會加重。
泛酸型燒心
由於胃動力障礙、食道下段括約肌功能障礙等,導致餐後胃酸物反流到食管,導致燒心、胸痛等症狀,嚴重時會導致進食障礙。
應對措施:一方麵要避免損害食道下括約肌功能的食物,另一方麵要改善胃動力,加快胃排空,防止胃內食物滯留。尤其需要強調的是,吃飯方式和體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飲食和餐次選擇:不能吃有損於食道下括約肌功能的食物,包括咖啡、肥肉、胡椒麵等。禁食破壞胃動力的食物,包括肥肉、甜點、油炸食品、粗纖維食品等。多餐原則為少量,細嚼慢咽。吃完飯後一小時內不要平躺。睡前,注意用枕頭等將頭部和肩部稍稍抬高到一定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