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大青葉[圖]嗎,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對於一些疾病非常有幫助。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下。
【英文名】 FOLIUM ISATIDIS
【來源】 本品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幹燥葉。夏、秋二季分2~3次采收,除去雜質,曬幹。
【性狀】 本品多皺縮卷曲,有的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後呈長橢圓形至長圓狀倒披針形,長5~20cm,寬2~6cm;上表麵暗灰綠色,有的可見色較深稍突起的小點;先端鈍,全緣或微波狀,基部狹窄下延至葉柄呈翼狀;葉柄長4~10cm,淡棕黃色。質脆。氣微,味微酸、苦、澀。
【鑒別】 (1)本品粉末綠褐色。下表皮細胞垂周壁稍彎曲,略成連珠狀增厚;氣孔不等式,副衛細胞3~4個。葉肉斷麵柵欄組織與海綿組織無明顯區分。
【含量測定】 取本品粗粉約1g[同時另取本品粉末測定水分(附錄Ⅸ H 第一法)],精密稱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100ml,加熱回流6小時,提取液濃縮至適量,轉移至25ml量瓶中,加氯仿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靛玉紅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氯仿製成每1ml含0.07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10μl或15μl,對照品溶液4μl與18μl,分別交叉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苯-氯仿-丙酮(5: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在薄層板上覆蓋同樣大小的玻璃板,周圍用膠布固定,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 薄層掃描法)進行掃描,波長:λ=540nm,λ=700nm,測量供試品吸收度積分值與對照品吸收度積分值,計算,即得。
【炮製】 除去雜質,略洗,切碎,幹燥。
【性味】 苦,寒。
【歸經】 歸心、胃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用於溫邪入營,高熱神昏,發斑發疹,黃疸,熱痢,痄腮,喉痹,丹毒,癰腫。
【用法用量】 9~15g。
【貯藏】 置通風幹燥處,防黴。
【摘錄】 《中國藥典》
【出處】 《唐本草》
從上文的闡述中我們對於大青葉[圖]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一些了解,如果身體出現了什麼不適的症狀,可以用中藥的方法去調理,中醫治病的曆史久遠,可以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