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烏頭的功效與作用

作者:養生小編  時間:2014-11-13 10:03:53  來源: 大眾養生網

中藥川烏頭對於大多人來說已經是很熟悉了。但實際上,了解中藥川烏頭的功效與作用的人並沒有多少,那麼下麵我們就來說一說。

【別名】 川烏(《金匱要略》)

【來源】 為毛茛科植物烏頭(栽培品)的塊根。夏至至小暑間挖出全株,除去地上部莖葉,然後將子根摘下,與母根分開,抖淨泥土,曬幹。

【原形態】 烏頭(《本經》)

【生境分布】 主要栽培於四川、陝西。野生種分布遼寧、河南、山東、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廣西、雲南等地。

【性狀】 幹燥的子根,圓錐形,長1.5~3厘米;直徑1.5~2厘米。表麵灰褐色,有細的縱皺紋,頂端有凹陷的芽痕,側邊常留有自母根摘寓的痕跡,下端尖,周圍有數個瘤狀隆起的支根,習稱"釘角"。質堅實,難折斷,斷麵外層褐色,內麵為灰白色,粉性,橫切麵有一多角形環紋。無臭,味辛辣而麻舌。

【炮製】 生川烏:揀去雜質,洗淨灰屑,曬幹。製川烏:取淨川烏,用涼水浸漂,每日換水2~3次,漂至口嚐僅稍留麻辣感時取出,同甘草、黑豆加水共煎煮,至川烏熟透,內無白心為度,除去甘草、黑豆,曬晾,悶潤後切片,曬幹(每川烏100斤,用甘草6斤,黑豆10斤)。

【性味】 辛,熱,有毒。

【歸經】 ①《要藥分劑》:"入髀、命門二經。"

【功能主治】 祛寒濕,散風邪,溫經,止痛,治風寒濕痹,曆節風痛,四肢拘攣,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2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注意】 陰虛陽盛,熱證疼痛及孕婦忌服。

【附方】 ①治風寒濕痹、麻木不仁:川烏(生,去皮尖為末)。用香熟白米粥半碗,藥末四錢,同米用漫火熬熟,稀薄,不要稠,下薑汁一茶腳許,蜜三大匙,攪勻,空腹啜之,溫為佳,如是中濕,更入薏苡仁末二錢,增米作一中碗服。(《本事方》川烏粥法)

【臨床應用】用於粘膜表麵麻醉:根據烏頭的理化特性及麻醉目的,製成不同劑型應用。㈠10%烏頭酒精浸出液:選取個大質好的生川烏磨成細粉,按10%比例浸入70%酒精中,24小時過濾備用(宜新鮮配製,使用時間不超過1個月)。主要用於鼻腔及口腔粘膜。用時以棉片浸濕稍擰幹,貼附於需要麻醉的部位,經5~10分鍾即可手術。㈡烏頭酒精稀釋液:以10%烏頭酒精加入蒸餾水或鹽水配製成1.25%稀釋液(新鮮配製)。用於眼,氣管、食管表麵麻醉,滴眼時患者有輕度疼痛或辣感,頃刻即消失,多能忍受。氣管、食管麻醉按一般麻醉方法進行。5~10分鍾後可施行手術。㈢烏頭葡萄糖粉:以極細的烏頭粉1分與葡萄糖粉9分混合即得.其麻醉效力較浸出液強大,不易失效。在食管鏡、直達喉鏡檢壹時,以粉末置於鏡上漸漸吞咽,麻醉效果頗佳。在鼻腔與口腔應用時,可用濕鹽水棉片或棉棒蘸藥粉直接塗於局部粘膜。對時間較長的眼部手術,也可將粉末少許撒於下瞼結膜穹窿部,待其自溶。5~10分鍾後可施行手術。使用上述三種劑型共觀察138例,麻醉有效率達97.1%,其中85.5%手術中完全無痛,10.1%手術中有輕度疼痛而能順利完成手術,1.4%在手術中較疼痛但仍能堅持完成手術。無效病例中以角膜異物最多,可能係麻醉深度不夠,角膜感覺較其它組織敏感之故。應用中無1例發生不良反應。

【備注】 川烏頭與草烏頭,在明代以前多統稱為烏頭。至《本草綱目》始明確區分,雲:"烏頭有兩種,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謂之川烏頭是也;其產江左、山南等處者,乃《本經》所列烏頭,今人謂之草烏頭者是也。"此說與目前商品川烏頭、草烏頭的來源基本符合。但川烏頭之栽培,始見於《本草圖經》,故宋以前所稱之川烏頭,似亦屬野生之烏頭。參見"草烏頭"條。

【摘錄】 《*辭典》

【出處】 出自侯寧極《藥譜》《綱目》:烏頭有兩種,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謂之川烏頭是也。春末生子,故曰春采為烏頭,冬則生子已成,故曰冬采為附子。其天雄、烏喙、側子,皆是生子多者,因象命名,若生子少及獨頭者,即無此數物也。其產江左、山南等處者,乃《本經》所列烏頭,今人謂之草烏頭者是也。故曰其汁煎為射罔。弘景不知烏頭有二,以附子之烏頭注射罔之烏頭,遂致諸家疑貳。川烏頭與草烏頭,在明代以前多統稱為烏頭。至《本草

通過上麵的詳細介紹,我們很好地了解到了中藥川烏頭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