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種藥材隻有我們了解了它的主要成分,才可以將它的功效與作用發揮到更好,下麵給大家推薦一種非常受歡迎的中藥材紅花岩黃芪。
【英文名】 root of Multijugate Sweetvetch.
【別名】 紅黃芪、黃芪。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紅花岩黃芪的根。
【原形態】 紅花岩黃芪 半灌木,高可達1m。幼枝密被短柔毛。葉柄甚短,密被短柔毛;托葉卵狀披針形,長2-4mm,下部連合,外麵有毛;奇數羽狀複葉,小葉21-41;葉片卵形、橢圓形或倒卵形,長5-12mm,寬3-6mm,先端鈍或微凹,基部近圓形,上麵無毛,密布小斑點,下麵密被平伏短柔毛。總狀花序膠生,連花梗長10-35cm;花9-25朵,疏生;苞片早落;花梗長2-3mm,有毛;花萼鍾狀,長5-6mm,外麵被短柔毛,萼齒5,三角狀,短於萼簡;蝶形花冠紫紅色,有黃色斑點,旗瓣和龍骨瓣近等長,翼瓣短。雄蕊10,二體,花柱絲狀,彎曲。莢果扁平,2-3節,節莢斜圓形,表麵有橫肋紋和柔毛,中部常有l-3個極小針刺或邊緣有刺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荒漠區河岸或砂礫質地。
【性味】 甘;溫
【歸經】 心;肺;脾;腎經
【功能主治】 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生肌斂瘡。主治氣短心悸;倦怠;乏力;自汗;盜汗;久瀉;脫肛;子宮脫垂;體虛浮腫;慢性腎炎;癰疽難潰;或潰久不斂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大劑量要用至30g。補虛宜炙用;止汗、利尿、托瘡生肌宜生用。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根:味甘、性微溫。有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生肌的功能。用於氣短心悸,乏力、虛脫、自汗盜汗,體虛浮腫、慢性腎炎、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癰疽難潰、瘡口不愈合。補氣宜炙用;止汗、利尿、托毒排膿、生肌宜生用。
【摘錄】 《中華本草》
通過本篇文章對紅花岩黃芪功效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紅花岩黃芪的幾大功效。這些功效對於體質差抵抗力低的人的確不失為一個調理的好方法。大家可以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