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芪的功效與作用

作者:養生小編  時間:2014-11-13 10:07:42  來源: 大眾養生網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識的,但隻要我們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學藥材。那麼對於紅芪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英文名】 RADIX HEDYSARI

【別名】 岩黃芪、黑芪

【來源】 本品為豆科植物多序岩黃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Mazz.的幹燥。秋季挖根,堆起發熱,以使糖化,然後去掉莖基須根,曬至柔軟,手搓再曬,直至全幹。

【性狀】 本品呈圓柱形,少有分枝,上端略粗,長10~50cm,直徑0.6~2cm。表麵灰紅棕色,有縱皺紋、橫長皮孔及少數支根痕,外皮易脫落,剝落處淡黃色。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麵纖維性,並顯粉性,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棕色,射線放射狀,形成層環淺棕色。氣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鑒別】 (1) 本品橫切麵:木栓層為6 ~8 列木栓細胞。皮層狹窄,外側有2 ~4列厚角細胞。韌皮部較寬,外側有裂隙,纖維成束散在,纖維壁厚,微木化;韌皮射線外側常彎曲。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單個散在或2~3個相聚,其周圍有木纖維。纖維束周圍的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粉末黃棕色。纖維成束,直徑5 ~22μm ,壁厚,微木化,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壁不均勻增厚。草酸鈣方晶直徑7~14μm,長約至22μm。 具緣紋孔導管直徑至145μm。澱粉粒單粒類圓形或卵圓形,直徑2~19μm;複粒由2~8分粒組成。

【炮製】 除去雜質,大小分開,洗淨,潤透,切厚片,幹燥。

【性味】 甘,溫。

【歸經】 歸肺、脾經。

【功能主治】 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用法用量】 9~30g。

【貯藏】 置通風幹燥處,防潮,防蛀。

【備注】 (1)同屬植物中下列4種植物的根在不同地區有代紅芪入藥者:紫花岩黃芪Hedysarum austrosibiricum B. Fedtsch;川西岩黃芪Hedysarum limprichtii Ulbr.;太白岩黃芪Hedysarum viciodes Turcz. var taipeicum (Hand.-Mazz.) Liu;錫金岩黃芪Hedysarum sikkimense Benth.。

【摘錄】 《中國藥典》


通過本篇文章對紅芪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於紅芪的相關作用和食用方法等。紅芪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了紅芪的重要性。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