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上千年的沉澱和積累的過程中,中藥在種類和數量上規模已經相當驚人,所以選擇中藥治療一些疑難雜症都是有著很好的效果,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一種中藥綠青。
【別名】 石綠(《唐本草》),石碌(《本草衍義》),大綠(《綱目》)。
【來源】 為碳酸鹽類礦物孔雀石的礦石。
【原形態】 單斜晶係,晶體柱狀或針狀。通常多為鍾乳狀、腎狀、放射狀、絲狀、殼皮狀、致密狀、土狀、粒狀等產出。如為巨大的腎狀體,則別具同心層構造。顏色有翠綠、草綠及暗綠等色。條痕為淡綠色。晶麵呈金剛光澤,纖維狀者則顯絹絲光澤。微透明至不透明。解理依軸麵而完全。斷口呈參差狀,硬度3.4~4。比重3.9~4.1。性脆。遇鹽酸則溶解為綠色溶液,並發生氣泡,加氨後溶液呈藍色。為銅礦物的次生礦物。產於銅礦氧化帶。
【化學成份】 主成分為CuC0a·Cu(OH)2,理論上含CuO71.9%,CO2_19.9%,H208.2%,但常含有氧化鐵、氧化鎂、粘土、砂等雜質。
【炮製】 《本草圖經》:"綠青,揀取上色精好者,先搗下篩,更用水飛過至細,乃再研治之。"
【性味】 酸,寒,有毒。
【歸經】 《玉楸藥解》:"入足厥陰肝經。"
【功能主治】 治痰迷驚癇,疳瘡。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注意】 體弱者慎服。
【附方】 ①治小兒卒急中風,牙關緊急,不省人事:石綠一兩,膽礬半兩,白礬、輕粉各一錢。上為末,麵糊丸,如雞頭大。五歲一丸,生油化下,吐涎。(《全嬰方論》碧霞丹)
【各家論述】 《綱目》:"痰在上,宜吐之;在下,宜利之,亦須觀入之虛實強弱而察其脈,乃可投之。"
【摘錄】 《*辭典》
【出處】 出自《名醫別錄》。
通過對綠青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紹,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蘊含著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綠青的神奇的療效和作用,那麼可以嚐試一下,檢驗一下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