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養生網

敗血症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養生專家

 

敗血症是一種危害性非常大的血液疾病,一旦患上此病會嚴重的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嚴重的會引起身體很多器官衰竭;大家都知道人體重要器官一旦衰竭,會直接危及生命;這樣一種嚴重疾病,其發病原因是什麼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敗血症的發病原因:

 

1.1 侵入人體的細菌是否會引起敗血症,與入侵菌的毒力、數量和人體防禦免疫功能有密切聯係。 以下這些都可能導致敗血病的發生:皮膚、粘膜發生破損和發炎如創傷和傷口感染、大麵積燒傷、開放性骨折、癤、癰、感染性腹瀉、化膿性腹膜炎等,細菌易從破損、炎症處進入淋巴或血循環而引起;各種慢性病如營養不良、血液病(特別伴白細胞缺乏者)、腎病綜合征、肝硬化、糖尿病、惡性腫瘤、先天性免疫球蛋白合成減少、白細胞吞噬作用減弱等,容易誘發細菌感染;擠壓皮膚瘡癤,尤其是在血供豐富的麵部時,細菌可大量進入血循環。大麵積燒傷患者的廣大創麵為細菌入侵敞開門戶,皮膚壞死、血漿滲出、焦痂形成又為細菌繁殖創造良好環境。

 

1.2 各種免疫抑製藥物如腎上腺皮質激素、抗代謝藥、抗腫瘤藥以及放射治療等可削弱細胞或體液免疫,某些更可使白細胞減少或抑製炎症反應而有利於細菌蔓延、擴散。長期應用抗菌藥物易導致耐藥菌株繁殖而增加感染機會。各種檢查或治療措施加內鏡檢查、插管檢查、大隱靜脈插管、留置導尿管、靜脈高營養療法、各種透析術、髒器移植等均可導致細菌進入血循環,或發生感染性血栓而形成敗血症。

 

1.3 致病菌的變遷及常見的敗血症致病菌:具有致病性或條件致病性的各種細菌均可成為敗血症的病原體。由於年代的不同,患者的基礎疾病不同,傳入途徑以及年齡段不同等因素的影響,致敗血症的細菌也不同。1950年以前,敗血症的病原菌主要是溶血性鏈球菌和肺炎球菌,占總數的50%以上,葡萄球菌(金葡+表葡)占20%,革蘭陰性杆菌占12%左右。隨著廣譜抗生素、皮質激素和免疫抑製劑的廣泛應用,敗血症的病原菌譜也發生了變遷。由於溶血性鏈球菌和肺炎球菌對青黴素等高度敏感,作為敗血症的病原現已少見。近年來統計,厭氧菌占敗血症病原8%~26%不等(較多醫院不能做厭氧菌檢測),以脆弱類杆菌和消化鏈球菌為主。在機體防禦功能顯著低下者中還可發生複數菌敗血症,即在同一份標本中檢測出2種或更多種致病菌,或72h內從數次血或骨髓標本中培養出多種致病菌。一般複數菌敗血症約占敗血症總數的10%。

 

溫馨提示:知道了敗血症的發病原因,大家生活中就要積極預防,一旦患上此病要及時就醫,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健康頭條

更多>
查看更多

相關文章

更多>

為你推薦

更多>

小編解答

更多>

相關百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