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當前位置:1圖說養生 >> 疾病預防 >>正文

發燒不能捂汗,這是不要命的常識

作者:tangqiong 時間:2016-09-22 14:15:28關鍵詞:發燒我要分享



發燒是很常見的一種症狀,特別是抵抗力差的人更加的容易引起發燒。在民間有一種說法是發燒了捂汗發燒就好了,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發燒捂汗危害大,嚴重會引起昏迷,所以以後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了哦~

1、發燒不能捂汗

嚴格來說,發熱時捂汗是不可取的。往往越捂越熱,容易造成捂熱綜合征,還容易誘發高熱驚厥。因為捂汗是通過先使體溫升高,被動的出汗,再降低體溫。所以在體溫降低之前,會有一個體溫升高的過程。如果體溫升的過高,會引起腦水腫甚至昏迷,尤其是小孩和老年人。

2、發燒捂汗會加重病情

一般來說,當成人體溫超過38.5℃的時候,就會感覺到明顯不適,此時蓋上棉被捂汗,可能有兩種結果:出汗或不出汗。如果不出汗,體溫會被“捂”得越來越高,體溫的攀升會給心髒等器官造成極大負擔,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如果捂出了汗,大量汗液的蒸發會帶走體內的水分和無機鹽,導致體力虛弱,在補水不足的情況下,還有可能會出現虛脫。

3、發燒捂汗對小孩傷害大

4、發燒時正確的做法

1、體溫在38.5℃之下 

發現發熱後,除及時就醫外,與“捂”相反的“散熱”才是根本之道。當體溫在38.5℃之下時,在沒有對流風的室內,可以用洗澡、溫水擦浴等物理方式來降溫,同時讓患者少量多次地喝些熱水,幫助身體散熱。

2、體溫超過38.5℃ 

當體溫超過38.5℃時,往往肢體循環會變差,確實可能出現頭部滾燙、手腳冰涼情況,但不能一味蓋被子或加衣服,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把患者的衣服略微解開,讓其充分散熱,手腳部位則要適當保暖。在補水和物理降溫雙管齊下的同時,遵醫囑適當使用退熱藥物,達到降溫的目的。

相關經驗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