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結石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體外衝擊波碎石術和手術治療等,一般需根據結石的大小、位置和成分進行選擇。
1.藥物治療
對於小於5毫米的結石,可以通過藥物治療促進排出。常用的藥物有α-受體拮抗劑如坦索羅辛、鈣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地平以及利尿劑如呋塞米。這些藥物可以增加尿量、鬆弛輸尿管平滑肌,有助於結石排出。但需注意,藥物治療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2.體外衝擊波碎石術
對於5毫米-20毫米的結石,可以考慮體外衝擊波碎石術。該方法通過高能衝擊波將結石碎成小顆粒,以便於排出體外。體外衝擊波碎石術是一種非侵入性治療,但可能存在一定的並發症風險,如出血、感染等。
3.手術治療
對於大於20毫米或位置特殊的結石,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常見的手術方法有經皮腎鏡碎石術、輸尿管鏡碎石術和腹腔鏡手術等。手術治療可以直接取出結石,但屬於侵入性操作,術後恢複時間較長。
日常建議多喝水,增加尿量有助於預防結石形成。如果出現腰痛、血尿等症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