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養生網

中性粒細胞比率偏低怎麼回事

楊淩誌 血液內科 副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三甲

中性粒細胞比率偏低可能是多種原因引起的,包括營養不良、病毒感染、骨髓抑製等。建議及時就醫,根據具體原因做針對性的改善。

1.營養不良:長期營養不良,尤其是缺乏維生素B12、葉酸等,也可能導致中性粒細胞比率偏低。這類患者常伴有貧血、乏力等症狀。治療上,應積極改善營養狀況,補充維生素B族、葉酸等,必要時可口服維生素B12片、葉酸片等。

2.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引起中性粒細胞比率偏低的常見原因之一。病毒感染時,機體免疫係統會釋放大量炎症因子,導致中性粒細胞的破壞和減少。此時,患者可出現發熱、乏力等症狀。治療上,可使用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利巴韋林等,同時加強營養支持,提高免疫力。

3.骨髓抑製:某些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可導致骨髓造血功能受損,中性粒細胞生成減少。此外,某些化療藥物、放療等也可引起骨髓抑製。這類患者病情較重,需積極治療原發病,必要時可使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藥物促進中性粒細胞生成。

除以上原因外,中性粒細胞比率偏低還可能與遺傳、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關。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如出現持續低熱、乏力等症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遵醫囑用藥。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