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眼睛疼可能是用眼過度、結膜炎、倒睫、異物入眼或青光眼等原因引起,需根據具體病因進行針對性處理。若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明確診斷。
1、用眼過度
長時間閱讀、使用電子產品會導致眼肌疲勞,出現眼睛酸脹、疼痛。需減少用眼時間,每30分鍾休息5分鍾,可通過熱敷或眺望遠方緩解視疲勞。日常應保持每天2小時以上戶外活動,促進眼部血液循環。
2、結膜炎
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眼表炎症常伴隨紅腫、分泌物增多。可遵醫囑使用妥布黴素滴眼液、紅黴素眼膏、阿昔洛韋滴眼液等藥物。急性期需用生理鹽水清潔眼瞼,避免揉眼,家庭成員需隔離毛巾等物品。
3、倒睫
睫毛逆向生長摩擦角膜會引起刺痛、流淚。少量倒睫可用鑷子拔除,反複發作或數量較多者需行電解毛囊術。日常可用人工淚液保持眼表濕潤,避免繼發角膜炎。
4、異物入眼
沙塵、飛蟲等異物刺激會導致突發性疼痛、畏光。應立即用無菌棉簽蘸取生理鹽水清除異物,或用洗眼器衝洗結膜囊。切忌揉搓眼睛,防止角膜劃傷,必要時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預防感染。
5、青光眼
兒童先天性青光眼雖罕見,但表現為眼痛伴頭痛、視力下降。需通過眼壓測量、前房角鏡檢查確診,確診後需盡快行小梁切開術,術後定期隨訪眼壓和視神經變化。
若孩子出現持續眼痛、畏光、視力模糊或異常分泌物,應及時到眼科就診。治療期間需保持眼部清潔,避免遊泳等接觸性活動,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A和葉黃素,促進眼部健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