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夾層可能是由於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或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建議及時就醫,根據原因做針對性的改善。
1.高血壓
高血壓是主動脈夾層的常見誘因之一。長期高血壓可導致主動脈壁承受持續壓力,增加夾層發生的風險。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包括利尿劑如氫氯噻嗪、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和鈣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地平,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2.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可導致主動脈壁變薄,增加夾層的風險。控製血脂異常、改善生活方式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措施。他汀類藥物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可用於調節血脂,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3.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
如馬方綜合征、埃勒斯-當洛綜合征等遺傳性疾病可導致主動脈壁結構異常,增加夾層發生的可能性。對於這類患者,除了藥物治療外,還需定期進行主動脈影像學檢查,及時發現並處理潛在問題。
除以上原因外,還可能與吸煙、肥胖等因素有關。建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體檢,發現異常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