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養生網

胃黏膜糜爛是什麼意思

謝正元 消化內科 主任醫師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三甲

胃黏膜糜爛通常指的是胃黏膜表層或深層組織受到損傷,形成糜爛性潰瘍。這種狀況可能是由於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過度的胃酸分泌、幽門螺杆菌感染、長期使用某些藥物、應激狀態等。

胃黏膜糜爛的症狀可能包括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惡心、嘔吐等。在輕微的情況下,可能僅表現為胃部不適或輕微疼痛;而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引起出血,表現為嘔血或黑便。此外,糜爛性潰瘍可能增加胃穿孔的風險,這是一種緊急情況,需要立即就醫。

對於胃黏膜糜爛,日常建議包括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和刺激性食物,減少酒精和咖啡因的攝入,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以及定期進行體檢。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胃鏡檢查以確診。治療通常包括調整飲食習慣、使用抗酸藥物以及必要時的抗生素治療。在使用任何藥物時,應遵循醫囑,不要自行購買或使用未經醫生指導的藥物。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