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夜間咳嗽可能與呼吸道感染、過敏、胃食管反流、環境刺激物以及哮喘等原因有關,需根據具體原因進行處理。家長可通過保持空氣濕潤、調整睡姿、避免過敏原等方式緩解症狀,必要時需遵醫囑用藥。
1、呼吸道感染
病毒或細菌感染可能引起咽喉、氣管或支氣管炎症,夜間平躺時分泌物刺激咽喉導致咳嗽,可能伴隨發熱或咳痰。可遵醫囑使用小兒止咳糖漿、氨溴特羅口服溶液或阿奇黴素顆粒等藥物緩解症狀。
2、過敏反應
接觸塵蟎、花粉等過敏原可能引發氣道高反應性,夜間迷走神經興奮時咳嗽加重,常伴鼻塞或皮膚瘙癢。需及時清洗床品並使用空氣淨化器,必要時遵醫囑服用氯雷他定糖漿或孟魯司特鈉咀嚼片。
3、胃食管反流
夜間平臥時胃酸反流刺激咽喉會引起陣發性嗆咳,可能伴隨反酸或進食後嘔吐。建議睡前2小時避免進食,抬高床頭15度,嚴重時需遵醫囑使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14歲以下禁用)。
4、環境刺激物
幹燥空氣、二手煙或粉塵會刺激呼吸道黏膜導致幹咳。可使用加濕器維持50%-60%濕度,保持室溫在20-24℃,避免在臥室放置毛絨玩具或地毯。
5、哮喘
夜間氣道痙攣可能引發反複咳嗽伴喘鳴音,常見於冷空氣刺激或劇烈運動後。需在醫生指導下規律使用布地奈德霧化混懸液或沙丁胺醇氣霧劑控製發作。
若咳嗽持續超過2周、出現呼吸困難或咳血等情況,應及時到兒科就診。避免自行給孩子服用鎮咳藥,尤其是含有可待因成分的藥物。日常注意飲食清淡,適當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