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養生網

急性細菌性胃腸炎怎麼回事,怎麼辦

李文燕 消化內科 副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三甲

急性細菌性胃腸炎可能是由於攝入了被細菌汙染的食物或水、個人衛生習慣不良或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的,建議及時就醫,根據原因做針對性的改善。

1.食物或水源汙染

急性細菌性胃腸炎常見於食物或水源被沙門氏菌、誌賀氏菌等細菌汙染,食用後導致胃腸黏膜受損,引發炎症。治療時,醫生可能會根據病情輕重,開具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和頭孢克肟等藥物,以控製感染。

2.個人衛生習慣

不良的個人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後不洗手,也可能導致細菌性胃腸炎。改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減少細菌感染的風險。

3.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受到細菌侵襲,導致急性細菌性胃腸炎。增強免疫力,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等,有助於預防胃腸炎的發生。

除以上原因外,還可能與氣候變化、藥物副作用等因素有關。日常應注意飲食衛生,出現症狀應及時就醫,遵醫囑用藥。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