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幹疼可能是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疾病引起,常見原因包括激素水平下降、陰道炎、萎縮性陰道炎等,可通過日常護理、局部激素治療、抗感染治療等方式改善。
一、原因分析
1.激素水平下降
女性在絕經期、哺乳期或卵巢功能衰退時,雌激素分泌減少,陰道黏膜變薄,分泌物減少,導致幹澀疼痛。
2.陰道炎
細菌性陰道炎、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等感染會引起陰道黏膜充血、分泌物異常,伴隨幹疼、瘙癢等症狀。
3.萎縮性陰道炎
多見於絕經後女性,因雌激素缺乏導致陰道壁萎縮、彈性下降,易出現幹疼及性生活痛。
二、治療方法
1.日常護理
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清潔外陰,選擇棉質透氣內褲,保持局部幹燥。適當增加大豆、燕麥等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
2.局部激素治療
針對雌激素缺乏者,可遵醫囑使用雌三醇乳膏、普羅雌烯陰道膠囊等,修複陰道黏膜。
3.抗感染治療
細菌感染可用甲硝唑栓,黴菌感染可用克黴唑栓,滴蟲感染需口服替硝唑片,同時配偶配合治療。
4.潤滑劑緩解
同房前使用水基潤滑劑(如甘油製劑)減少摩擦疼痛,避免含酒精成分的產品。
若症狀持續或伴隨異常出血、異味,建議及時就診婦科,通過白帶常規、激素六項等檢查明確病因。避免自行濫用藥物,以免破壞陰道微生態平衡加重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