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倉鼠咬出血後,可通過清洗消毒、預防感染、接種疫苗等方式處理,必要時需就醫治療。具體處理方法需根據傷口情況及個人健康狀況而定。
被倉鼠咬傷後,應第一時間用流動的清水和肥皂交替衝洗傷口15分鍾,通過物理衝刷減少病原微生物殘留。衝洗完成後,使用碘伏或酒精對傷口及周圍皮膚進行消毒處理,避免繼發細菌感染。若傷口較深或出血量較大,可適當按壓止血。
若存在感染風險,可遵醫囑外用紅黴素軟膏等抗生素藥膏,必要時口服頭孢克肟、阿莫西林、阿奇黴素等抗生素預防感染。由於齧齒類動物可能攜帶狂犬病毒,建議前往醫院評估是否需要接種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同時根據傷口情況判斷是否需要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受傷後24小時內需密切觀察傷口情況,若出現紅腫熱痛、滲液化膿或發熱等症狀,提示可能發生感染,應及時就醫進行清創處理。對於免疫缺陷患者、出血性疾病患者或幼兒等特殊人群,建議無論傷口大小均需及時就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