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養生網

睡覺抽搐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王慧萍 神經內科 主任醫師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三甲

睡覺抽搐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與癲癇、不安腿綜合征等疾病原因有關。生理性因素通常與過度疲勞、缺鈣等情況相關,而病理性因素多由神經係統異常引起,需及時就診明確病因。

1、生理性原因

睡覺時出現抽搐可能由肌肉疲勞或電解質紊亂引起。長時間運動或勞累可能導致乳酸堆積,引發肌肉不自主收縮;鈣、鎂等物質攝入不足會影響神經肌肉接頭的興奮性,出現夜間肢體抽動。這類情況通常為一過性發作,調整作息並適量補充鈣劑如碳酸鈣D3片、葡萄糖酸鈣口服溶液等,多能緩解。

2、癲癇

部分癲癇患者會在睡眠中出現局灶性發作,表現為肢體節律性抽搐,可能伴有意識障礙。這類抽搐與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相關,需通過腦電圖和影像學檢查確診。治療需遵醫囑使用抗癲癇藥物,如卡馬西平片、丙戊酸鈉緩釋片、左乙拉西坦片等,需長期規律用藥控製發作。

3、不安腿綜合征

該疾病患者在夜間休息時會出現下肢難以描述的不適感,常通過活動肢體緩解,可能伴隨入睡時腿部抽搐。發病與多巴胺能係統功能障礙或鐵代謝異常有關,可通過血清鐵蛋白檢測輔助診斷。治療可選用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如普拉克索片,或配合鐵劑如琥珀酸亞鐵片改善症狀。

若頻繁出現睡眠抽搐且伴有頭痛、意識喪失等症狀,建議盡早就診神經內科。日常需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疲勞,均衡飲食並適當曬太陽促進鈣吸收,睡眠時注意下肢保暖以降低肌肉痙攣風險。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