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養生網

食指中指發麻是怎麼回事

曹凱 骨科 主任醫師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三甲

食指和中指發麻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與頸椎病、腕管綜合征、周圍神經病變等疾病原因有關,建議及時就醫明確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長時間保持固定姿勢或局部受壓,可能導致手部神經或血管受到壓迫,從而引起食指和中指麻木。例如長時間使用鼠標、打字或睡覺時手臂受壓,均可能影響局部血液循環或神經傳導。這類麻木通常在改變姿勢、活動手指或熱敷後逐漸緩解,一般不會伴隨其他異常症狀。

2、頸椎病

頸椎間盤突出或骨質增生可能壓迫支配手部的神經根,尤其是頸6-7節段神經根受壓時,可能引發食指、中指及前臂的放射性麻木或刺痛。此類患者常伴有頸部僵硬、肩背酸痛等症狀,轉動頭部時可能加重不適感。一般可以通過頸椎牽引、理療或遵醫囑使用塞來昔布膠囊、甲鈷胺片、維生素B1片等藥物改善症狀。

3、腕管綜合征

手腕部正中神經在腕管內受壓時,可能導致食指、中指及拇指區域的麻木、疼痛,夜間或手腕頻繁活動後症狀可能加重。常見於長期手工勞動者或頻繁使用電腦者。輕症患者可通過佩戴支具製動、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治療,嚴重者可能需要手術鬆解神經壓迫。

4、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酒精中毒、維生素B12缺乏等因素可能引起周圍神經損傷,導致手指對稱性麻木、刺痛或感覺減退。這類麻木通常呈手套樣分布,可能伴隨肢體遠端無力或肌肉萎縮。治療需針對原發病,如控製血糖、補充維生素,同時可遵醫囑使用依帕司他片、硫辛酸膠囊等藥物改善神經功能。

若排除姿勢不當等生理因素後,食指和中指麻木持續存在或逐漸加重,建議及時到骨科或神經內科就診。通過肌電圖、頸椎MRI或血糖檢測等檢查明確病因,避免延誤神經係統疾病的治療時機。日常需注意避免長時間手腕負重,適當進行手部伸展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

推薦文章

推薦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