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狀上皮內高度病變是宮頸細胞學檢查中常見的一種病理診斷結果,通常提示宮頸上皮細胞存在中重度異型性改變。這類病變與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密切相關,屬於宮頸癌前病變的範疇,需進一步明確診斷並幹預。
1、定義
鱗狀上皮內高度病變指宮頸鱗狀上皮細胞出現顯著異型性,細胞核增大、深染且核質比例失調,但尚未突破基底膜向深層組織浸潤。根據病理程度可分為CIN2和CIN3兩個等級,反映宮頸上皮從中度不典型增生到原位癌的連續發展過程。
2、病因
約90%的病例與高危型HPV持續感染相關,其中HPV16、18型最為常見。病毒E6、E7蛋白通過幹擾p53和Rb腫瘤抑製基因功能,導致細胞周期調控紊亂和異常增殖。其他危險因素包括吸煙、免疫抑製狀態以及多個性伴侶等。
3、臨床意義
此類病變具有較高進展為浸潤癌的風險,CIN2在5年內約有5%可能發展為宮頸癌,CIN3的癌變風險則達12%-30%。臨床需通過陰道鏡檢查明確病變範圍,並評估是否存在微浸潤灶。規範治療後的隨訪也至關重要,可有效降低宮頸癌發病率。
發現宮頸高度病變應及時至婦科就診,根據年齡、生育需求等個體情況選擇宮頸錐切術或密切隨訪。治療後仍需定期進行HPV檢測和細胞學篩查,同時接種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有助於預防新發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單一性伴侶關係,可降低疾病複發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