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跟痛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與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跟骨骨刺等疾病原因有關,建議及時就醫明確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長時間站立或走路可能導致足跟部軟組織疲勞,局部乳酸堆積引發疼痛。這種情況通常表現為足跟酸脹感,可能伴隨輕微腫脹,適當休息或熱敷後多可緩解。
2、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反複牽拉引起的無菌性炎症是常見病因,典型表現為晨起下地時足跟刺痛。疾病進展時可能出現行走受限,可通過衝擊波治療、足底拉伸訓練進行改善,疼痛明顯者可遵醫囑使用氟比洛芬凝膠貼膏、洛索洛芬鈉貼劑等外用藥物。
3、跟腱炎
過度運動或運動姿勢不當引起的跟腱勞損,常見於跑步、跳躍等運動後。主要表現為跟骨後上方疼痛,活動後加重,急性期需冷敷製動,慢性期可配合超聲波治療,必要時使用塞來昔布膠囊、依托考昔片等口服抗炎藥物。
4、跟骨骨刺
跟骨骨質增生可能刺激周圍軟組織產生疼痛,特別是久坐後站起時症狀明顯。X線檢查可明確診斷,治療以物理治療和藥物鎮痛為主,如美洛昔康片、艾瑞昔布片等,嚴重者可能需要手術切除骨贅。
若足跟疼痛持續超過1周或伴隨明顯紅腫、活動障礙,建議及時至骨科就診。日常需注意選擇緩衝性好的鞋子,避免長時間負重行走,肥胖患者需控製體重減輕足部負荷。
